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分析

2019-10-08 07:35刘婉婷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刘婉婷

摘 要: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现代学生要有更高的精神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促进了汉语言文学审美相关问题探究活动的开展,并且切实提升了学生参与汉语言文学审美学习的积极性。最近几年,孔子热的波及范围还在持续扩大,汉语言已经变成世界关注的文化焦点,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这个时候汉语言文学也上升到新的高度上。文中探究有关汉语言文学审美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汉语言; 文学; 审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09-001

汉语言文学是关联多个区域的一种综合学科知识,范围极为广泛,知识内容也极为精准,极具包容性。正因为其有着如此之多的特征,诸多国家争先恐后地开设孔子学院,为的就是要对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学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这也彰显出我国汉语言文学已经走进国际,走向全世界。在这里,为了能够实现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及时对汉语言文学审美有关的事实进行分析。

1.阐释汉语言文学

我国汉语言文学和现代人文社会中的多个方面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字历史已经历经千年发展,语言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不断地完善,是我国时代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符号象征,我国开设了专门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这其中具有极为深厚的内涵。汉语言文学对中华民族的实际发展进行记载与传承,同时蕴含了汉民族的灵魂精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文精神。汉语言文学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民族发展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研究汉语言文学不但可以对民族精神进行有效的升华,更能有效实现对汉语言文化作用范围的拓展,使我们更加注重汉文化责任和宗旨的关键性,进而推动现代社会综合、全面的发展。

汉语言文化中蕴含的精华成分能够带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它更是国家以及相關部门着重扶持的学科项目。汉语言文学探究的是古今所有的汉文学,其中都包含着极为优秀的文化内涵。我们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首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要更加注重价值的理解与探究,这是我国汉语言文学审美获得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世界上具有深刻探究意义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发展优化文学作品,推动国家的不断强大与发展,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称颂。

2.传媒时代中的汉语言文学审美

时代背景的不同能够促生出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能够对创作人员的生活阅历进行深入探究与思索,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学审美形式也是不同的。每个年代的人们都重视审美能力的发展,对于历史文明、人性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深思,并且针对文学本身进行极为深刻的探究反思,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启发了文学审美。当时的作家、学者、诗人等都对历史进行过深刻的反思,所得出的成果更是彰显出伤痕的存在,于是提倡进行及时有效的拯救,这也使得之后更多的文学思潮涌现出来。放眼观望我国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汉语言中的文学审美经历多年,为国家历史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奠定了基础。

在文学作品创作的实际进行中,创作者都会对历史文明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沉思,也对现实进行了深入沉思,这个时候的文学已经有所提升,站在理论的视角上着眼于现代社会进行深入沉思,就会对文学本身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比如在我国历史的斗争时期,为了能让奋斗目标更为明确,结合群众,让文学更符合现代群众发展的趋向,需要使用真实语言抒发真实情感来同群众进行沟通,逐渐形成内心层面的相通、相连,继而才能深切表达出群众的思想。文学内容一直都是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文学新潮的产生都是在理论知识层面的,诗、词都是创作者与阅读人员的兴趣中心点,展示出来的是教育与政治执行力。

3.汉语言文学当中的语言审美

口语形式的汉语审美当中,更加重视语言审美,我国属于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个地域中的汉语审美也是不同的,汉语言文学自身的学科属性,让学生在汉语言学习中的文学能力、素养等层面都能够获得较高的发展。汉语言在实际应用中,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不同的用语,地方语言也是不一样的。普通话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式语音,汉语审美更趋向于普通话,现实社会中,我国南方的人们无法进行卷舌的清晰划分,更有很多读音都是无法分清的,一般会把很多普通话读音读成一个音;我国北方的人们说起普通话会强于南方人,可是因为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程度比较低,这个时候的发音也就不那么标准了,更无法讲出流利、顺畅的普通话,这就导致人们的口语审美存在非常严重的地域差异;汉语的书面语审美,也是汉语言文学最有代表性且从古代至今一直流传的审美,一般诗词歌赋内容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的,有工整的书写方式,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深刻有效。人们通常都愿意使用美好的辞藻对景物进行描绘,或者最为简单的白描方式来描绘真实的景物,很多诗词都是用鲜活的词语来描绘景物,而并不是随波逐流,书面审美对很多诗词含义内容都有极为简明的阐释,在大多数诗词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景物进行正面的、有针对性的描写,或者是用侧面的视角来对自身情感进行渲染。

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对于汉语言审美来讲亦是如此,因此,作为学生,我们要精准地把握汉语言文学的特征和当代的审美意识,对汉文化的审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汉语言文学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汉语言文学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服务,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要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汉语言文学、语言等审美观念,切实奠定现代高中学生汉语言文学审美探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映红.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5):123-124

[2]王娜.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14

[3]张芸凡.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7):115-116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