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视域下青年网络流行语给青年工作的挑战与出路

2019-10-08 06:25赵芷琪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网络时代

赵芷琪

摘 要:在如今“互联网+”的网络时代下,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给青年工作,尤其是在网络领域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工作带来新的困境和挑战,那么本文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现状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分析青年工作面临的新困境和新挑战,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解决的出路。

关键词:网络时代; 青年网络流行语; 青年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148-001

一、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现状分析

根据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截至2018年6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1]从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群体已成为了网络领域的主力军。“所谓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被拥有一定量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在互联网上或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流传、熟知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2从华中师范大学曹宣明学者对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中,可以知道青年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在线上和线下的交往中广泛使用某种语言的现象,并且这种语言还会颠覆传统词语的意思或者有其特定含义。

二、青年网络流行语给青年工作带来的困境和挑战

(一)青年网络流行语给青少年健康积极的思想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低俗化和颓丧化的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使青年长期接触色情、暴力和逃避问题的语言信息,会造成青少年思想不健康以及精神懈怠。其次,网络流行语中还掺杂着一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言论和思想以及非法宗教组织的思想,这些消极的思想流行语不利于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最终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和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并引发青少年的犯罪。

(二)青年网络流行语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而且青年群体是网络领域的主力军,这样青年网络流行语便会占据网络空间话语权,主流文化以及主导文化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就会被边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受到挑战。

(三)网络时代,大众的言论更加自由,青年群体掌握话语权得到提升,青年网络流行语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色情、暴力等低俗的信息,网络流行语使用规范缺失。

(四)在快速传播、信息指数增长的时代,社会主流价值思想话语体系在网络上出现断层和缺失。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网络上逐渐失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而言,过于快速的传播使它在信息指数增长的时代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新传播速度快,虽然使社会容纳的信息量增加,但可能潜在着一种无进步的循环状态。过分的动态化难以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稳定,会产生缺失或断层。”3

三、青年网络流行语火爆的网络环境下青年工作的出路

(一)青年工作者需要树立积极的、符合时代和青年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根据青年网络流行语言反映的青年好奇、求异、追求有趣好玩的心理,青年工作者需要创新网络话语表达的方式,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通过热门人物、知名人士、著名学者、青年偶像等青年喜爱的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去宣传积极向上、青春正能量以及有优秀文化底蕴的词汇或者句子。

(二)青年工作者要对青年网络流行语形成的青年文化的社会调适,坚持自主性原则和双重根据原则,大力弘扬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积极因素和防止消极因素的影响。首先,青年工作者对青年网络流行语所形成的青年文化的调适应该是扶植、辅助,而非阻碍、泯灭。因为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是时代和青年身心成长发展的必然产物,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化的发展。积极发挥青年网络流行语中积极向上的语言,引导消极颓废的流行语言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人民日报在评论“佛系青年”流行词时,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引导鼓励青年要做一名“战斗圣佛系青年”,在云淡风轻之时总得有走心的地方,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3

(三)青年工作者应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利用青年网络流行语塑造积极青年文化进行文化反哺,促进时代文化发展。青年人已成为了网络领域的主力军,社会的“年轻化”是为了发展的趋势,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由年轻人向中老年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前喻文化时代,也就是文化反哺的时代。青年工作者要尊重青年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要多和青年人沟通和交流,向青年人学习,了解每一个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含义,透析背后反映的青年群体的思想,在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尊重和肯定青年创造的积极流行语。

(四)青年工作者要规范好青年网络流行语言的使用,例如共青团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提高青年的网络文明素质,促进青年网络流行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青年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特别是青年群体喜爱使用的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论坛等的舆情监督和管控,对于过度使用低俗、消极,甚至是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语言的用户进行法律的制裁,以达到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的要求和创建健康文明的上网环境。

在网络时代,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崛起代表了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的出现。网络时代不仅带來挑战,也带来机遇,青年工作者最重要的便是抓住机遇以及根据青年的实际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迎难而上,做好网络时代青年的工作,引导青年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曹宣明.《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13日 13 版 [J/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2/13/nw.D110000renmrb_20171213_2-13.htm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网络时代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任弼时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水利部门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