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模式”

2019-10-08 05:22梁艳
世界家苑 2019年9期
关键词:分母数学知识知识点

梁艳

在现代信息发达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学生具有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特质,在自身知识的基础下,通过自身探究学习,去发现数学知识学习中的数学特征、数学规律、数学性质,从而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全程参与探究,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的全面掌握,探究的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兴奋感和成功感。

1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激發学生学习热情

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是在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敢问,敢议、敢动手,动脑,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解“2x2 +4x=0”教师鼓励学生上课解题,教师先不点评解题,小组通过讨论,学生点评解题步骤,最后补充说明,通过多让学生试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一方面能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宽松和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

1.1 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余角与补角的性质时,通过三角形的位置的摆放寻找余角与补角的性质,通过设疑,创设不同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寻找答案的热情,增加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

1.2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设置不同的数学上课形式,对于相对简单的题目,可以通过巧设游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比如在学习因式分解“x2 +px+q”的形式时,讲解完后,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游戏接龙的形式回答,二次项系数与常数项的关系。对于相对较难的题目时,尤其是几何知识的学习时,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角,边,对角线寻找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度量法,证明法等,形式多样,丰富课堂形式,让探究的过程变得有趣而生动。

1.3 给予科学教学评价,促进探究活动有效开展

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与自己点评三种形式,给予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在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发现别人数学学习的优点,交往学习的过程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有效的开展。教师点评学生在互评和自评中的不足,在数学知识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把握部分,着重强调,从而加深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2 注重阶段性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灵活化

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时,面临的数学问题,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注重阶段性教学。例如,在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在学习有理数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数的认识,对数感的把握,以及运算技巧的掌握。而在初二,进一步学习无理数的有关数学知识,又进一步扩大了对数的范围学习,还涉及根式、指数、幂等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初二学生而言,教学要求远不只是能进行简单的运算,更多的在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把握,例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换元法,整体代入法,抽象与演绎推理等。

由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教学难度和深度的加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初一和初二中都有解方程,但是教学模式则不能单一化,如初一中解“”方法是根据找最小公倍数,去分母解方程;而在初二解“”方法是先找分母中的公因式,然后去分母,求出解后,还要进行验根,避免增根的出现。从题目形式来看,二者都属于通过去分母解方法,但是考察的侧重点却不相同,难度也不一样。相比初一,这道初二的数学题目中融入了分类讨论,排除的思想,如果单纯从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做,很容易出错,还要考虑分母不为0的情况。同样是解方程,在代数部分,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的理解,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经相同,以初一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为例,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错题低于2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9%,在教师为主的自主探究模式下,则占到75%,而相比其他两组,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下,则占到54%,说明在教师为主的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下,学生掌握程度最佳,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也较其他两种更好。而初二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传统模式教学下,学生错题低于2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6.67%,在教师为主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下,则占到67.54%,在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究模式下,则占到74.32%,这说明学生在该阶段中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把握,也有利于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同阶段中,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应固定化、套路化、模式化,而应更加注重灵活性,多样性。

3 师生角色转化要多样性、可变性

在过去,教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去教授知识,造成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呈现出“被动学”、“要我学”、“单一学”的态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强,往往十分依赖教师,碰到探究性的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痛苦的过程,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而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要求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要求可变性,教师可以是学生的朋友,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里的辅导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要求将学生“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将学生“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将学生“学数学”变成“用数学”,将学生“单一学”变成“多元学”,学生不再是以来教师,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越来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设疑,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和能力

(2)课堂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课后训练灵活化,培养学生自主检查和训练

(4)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总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角色,更多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深入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深入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模式不应模式化,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发挥学生的数学潜能。

参考文献:

[1] 黄世明.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J].新课程,2011.

[2] 赵丹青.浅谈初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J].现代教学科学(初中数学),2013.

[3] 朱家宏.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09).

[4] 董浙南.浅谈初中数学的自主探究模式[J].教育论坛,2014.

[5] 梁玉娟.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4.

[6] 曹亚云.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2014.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分母数学知识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