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峪
——记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徐长智

2019-10-09 08:00梁继圣
支部建设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旧村书记贫困户

■梁继圣

徐长智,男,54岁,祖籍辽宁丹东,出生于山西侯马,现任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2016年11月,徐长智担任山西省繁峙县杏园乡大峪村第一书记。

繁峙县杏园乡大峪村位于山坡丘陵地带,同周围庄村相比,无论是交通方面还是土地水利条件,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穷二白,土地贫瘠,无霜期短,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这个仅仅563户1307人的小村庄里,就有107户217人是“建档的”贫困人口。

大峪村分为新村和旧村两部分。旧村蜷缩在五台山北山坡上的山凹里,新村是上世纪80年代规划后新建的,两者相距约6里路。徐长智被安置在旧村的村委会,一间办公室办公兼住宿。

对于一个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里人来说,也真够难为他的了。徐长智说:“来的时候就想到了会有很多困难,自己是有思想准备的。”

当时,屋里没有任何东西,徐长智自己添置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在没有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情况下,他一个人长期吃住工作在大峪村,是村两委班子里唯一驻村的村干部。

在扶贫过程中,徐长智体会到,驻村干部在村里,只要是扑下身子与村民交朋友,村民就会更加理解支持驻村扶贫工作,干部在村民心目中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会大幅提高。

80多岁的老人杨焕焕,其丈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回乡后不久就因病去世,没有任何抚恤待遇;其夫兄在抗战时期牺牲在河北,遗孤由老人抚养成人,也没有享受任何烈属待遇。为了这两件事情,老人多次找有关部门上访要求解决。徐长智知道这事后,主动开车带老人到民政部门咨询情况,了解相关政策,给老人解释清楚,做通了思想工作,老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政府的处理结论,不再到处“讨说法”。为表感激之情,老人专门买了几瓶水果罐头,让徐长智“必须收下”。

2019年3月20日,徐长智陪同本单位领导到村里慰问小学师生,杨焕焕老人听说后,拄着拐杖冒雨下山上坡,往返新村旧村几趟,为的仅仅是“见见徐书记,拉拉手,说句话”,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徐长智说,淳朴的村民们其实要求并不高,只要实实在在为他们办实事就够了,即使办不到村民们也会感谢。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爱意。

谈到干群关系,分管扶贫工作的杏园乡党委副书记王国华说:“扶贫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与群众的关系搞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把徐书记领到村里走走,看老百姓有谁不认识?”说到这里,王国华用手一指,说:“看看,连那个傻子也认识他!”

村民刘艳宏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还染上了毒瘾。长期以来,他敲诈勒索,东偷西摸,为害一方。徐长智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深入群众,经过缜密调查取证,搜集了刘艳宏大量的犯罪证据,报请公安机关予以抓捕。公安干警还在现场搜出了刘艳宏隐藏的毒品。

就在这简陋的办公室里,就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徐长智做了为107户贫困户详细标注地理位置、办理信息采集确认等多项工作。

刚来村里,徐长智就思考着发展项目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结论是在这个山坡丘陵地区,发展畜牧养殖是最有条件和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以养殖为龙头带动其他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但是问题也来了:资金无法解决,村民并不认可贷款发展畜牧养殖这个办法。

徐长智说:“转变村民的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经过耐心的开导动员,终于说动了几个年轻人。

村民张付平经过动员,成立了大峪村艳佳养鸡合作社。目前,他通过养殖增收致富了。富了之后,张付平不忘左邻右舍,带领着村民一同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头人。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徐长智通过“攀亲戚、认老乡”的办法,结识了繁峙县新田村镇银行行长张驰。经张驰亲自考察后,同意予以贷款支持。

张百岁老俩口看到徐长智来访,高兴得不知说啥才好,只是一味地“嘿嘿”笑。

徐长智紧紧抓住五位一体(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政策,相继组织29户贫困户参加了五位一体金融小额贷款,每户贷款5万元,共计贷款145万,发展他们加入大峪村艳佳养鸡合作社。同时,又促成邻近的岗里村19户贫困户五位一体贷款95万元,加入大峪村旭龙养殖合作社发展养猪产业。协调帮扶全村参加养殖金融贷款15户,共计240万元。有48户贫困户每年在合作社里领取每户3250元的分红。

在大峪村新建畜牧养殖大棚的建设过程中,徐长智积极协调贫困户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促成了建设养殖大棚的贷款。繁峙新田村镇银行为建养殖大棚的贫困户8人,放贷共计200万元,利息按银行最低的惠农贷款利息每月8厘计收,为大峪村畜牧养殖园区按期建成提供了坚强的资金支持。

直到徐长智任期结束,在占地1000多亩的养殖园区,扶持建成有107家贫困户参与的13个养殖场,贷款400多万元。

繁峙县旭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郑瑞国说:“徐书记为我们的事情真是操碎了心,他平易近人,对人和气,没有一点儿架子,和我们相处得像一家人。我们都称他为‘徐哥’。我们和徐书记已经像朋友一样,平时有啥困难也可以和徐哥直接提,能帮忙的他一定尽自己的力帮。总的来说,徐哥来我们村,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感谢他。”

杏园乡党委书记李斐说:“徐书记对村里的帮助太大了,建立了好多良好的协作关系,修建了好多便利的设施,做了好多扎实的基础工作。这样后任的工作也会顺畅多了。徐书记来了大峪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脚踏实地,一心为民,历尽艰辛,圆满脱贫。带动了一大批干部,也为后任立了镜子,树了榜样。”

徐长智来到大峪村后发现这个村没有网络,甚至许多家庭连个电视机也没有。他觉得在当今信息化的文明社会,没有网络等同于现代文明之风吹拂不到的死角。于是,他多次跑繁峙县电信部门联系,经过近一年的艰难交涉,最终以最优惠的价格为80户村民安装了光纤网络,而且“讨价还价”地搞定第二年网费的优惠价格。

70多岁的贫困户李连西老汉,视力有障碍,和村里的大部分老人一样是空巢老人。

徐长智给他家安上光纤宽带,还帮助他在家里装上了摄像头。从此,李连西及老伴每天可以和外地的儿女视频聊天,自己不寂寞了,孩子们也放心了。

王国华说:“徐书记把共性的和个性的工作都做得很到位,软件硬件做得都好,上级要求的做到了,上级没有要求的也做了。而且做的都是实实在在老百姓需要的实事。”

大峪村前党支部书记郭六小说:“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工作‘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别的地方扶得怎么样,咱不太清楚。但是,我们大峪村经过徐书记的努力帮扶,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三点。对徐书记,我们村里的干部群众就一个字,好!”

“徐书记来了,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受益很大,把原来撂荒几十年的山坡栽上树,又美化了村庄,硬化了路面,修建了抗震房,还克服各种困难,贷出款来,为养殖户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

徐长智扶贫任职期满的时候,正好迎来了第三方考评组考评大峪村是否脱贫。考评组的结论是:大峪村107户贫困户2018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王国华说,徐书记来了村里后,深入群众,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该帮扶的帮扶了,该入股的入股了,该打击的打击了,该安置的安置了,该脱贫的脱贫了,该发展的发展了,该低保的低保了,该兜底的兜底了。为他本次的扶贫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根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徐长智在致力于脱贫工作的同时,丝毫没有松懈党建工作的力度,党建工作也得到了乡、县、市、省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卸任后的徐长智似乎和大峪村“情缘难断”,他时时惦记着大峪村的事情,难以释怀。谈到此次扶贫工作的感受,徐长智说:“还是那句话,老百姓其实要求不高,你只要拿出真心,实实在在做点儿他们需要的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就行了。”

猜你喜欢
旧村书记贫困户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浅谈旧村改造住区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书记家的狗
侯三元的隐忍与迷茫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