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①

2019-10-09 04:03潘梦蝶晏美琦张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新常态

潘梦蝶 晏美琦 张翠

[摘           要]  “新常态”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在以一种不可逆的状态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作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前沿性较强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研究课题。就“新常态”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26-02

创新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经济的重要手段,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在大学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晰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现状及分析其发展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从无到有、从零散走向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与综合类院校和职业技术类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上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起步较晚,至今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就业观念传统,缺乏创新创业主动性

我国的医学学生普遍的就业观念比较传统,大部分学生期待在毕业后进入公共事业单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医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较弱,尤其是中医中药和临床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份大城市大医院的稳定工作,而不是去从事有很大风险的创业,由此造成了医学生缺乏创业的主动性,或者是把创业当作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单位不理想时的后备选择。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对相关政策、医药行业和市场发展动态了解甚少,也不主动去关注有关创业的动态信息,对创业政策的敏感度低;(2)部分中医药学生虽有创业想法,但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孵化项目的申报不够积极。

2.知识面过窄,缺乏创业创新技能

在整个大学期间,医学生所学课程涉及知识繁多且细致,学习花费时间长、难度大、学习内容专业性强。大多数学生专注于学习医药专业知识,而对非医药知识涉猎较少,关于医药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匮乏。虽然近年来各个医学高校开设了许多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选修课,但是在营销策划、人际交往、法律政策、应变处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开设的课程范围有限,传授知识的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烈,而且这些课程没有围绕创业创新形成一个系统合理的体系,导致医学生缺少创业创新技能,知识构造较为单一。

3.自身教育认知偏差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薄等劣势,社会整体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相对滞后,加上各大医学院校对创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轻视创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由此导致一些医学生并不看重创业。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创业是毕业之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该考虑的事情,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不挂科,顺利毕业或取得深造机会,他们的现实目标是在将来可以找到效益好、待遇高的工作单位。在这样的思想的驱使下,一些被动参加培训或者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医学学生将锻炼的机会当成了压力和包袱,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很低,在遭遇实践挫折时也很难走出失败的阴影,从而拒绝新的尝试。

(二)学校方面

1.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医学专业特殊的复杂性和严肃性,容易造成院校忽视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不会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长期培养人才的模式。医学老师认为学生应当把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所以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对人的潜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品格修养的开发作用。随着国家对创业创新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創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现阶段部分学校开始转变观念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但观念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沉淀,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观念目前还是以传统教育观为主,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极度欠缺。另外,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创新创业目前大面积只停留在口头、纸面等,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许多医学院校管理者缺乏长远眼光,注重眼前利益,考虑到创新创业前期投入大、内容虚、短期收效不明显等因素,学校并不愿意将其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规划,更多地将精力和财力投入“投入产出比”较高的项目上,如申请科研课题等。这种教育现状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2.师资队伍薄弱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虽具备就业指导和相关经管专业知识,但这些教师绝大多数经验有限,缺少系统的创业培训,缺乏实战经历和经验,教师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认识阶段。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国家积极号召医学院校成立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或者相关教研室,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甚至组织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校友担任客座教授来传授创业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但就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教学教研内容还停留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技能等宣讲方面,没有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策划。并且由于教师或企业家缺少经过科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权威的教材辅助,讲授时间有限,缺乏持续性,导致创新创业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学生大量流失。创新创业教育先天性的羸弱难以催生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这些困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院校里的发展举步维艰。

3.教学硬件缺乏

由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时间短,其教学内容不仅缺少专业权威的教材体系,也缺少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内容理论很多,但能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而专门设计形式多样的创业指导课程却很少,学校能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的资源非常有限,再加上学校缺少创业资金项目、缺少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致使创业活动只停留于表层,在全国各大医学院校中,许多创业实践基地名不副实。因此,大部分医学院校无法突破“教学—实践”的瓶颈,部分学校在组织创业活动时仅仅负责协调和主持工作,不仅没有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学生利益,也没有预留资金给予实际支持,最终导致学生能收获到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非常有限。

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针对医学教育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创新教育观念

建立创新教育观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更多地接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从狭隘的个人主义或自我认知中得到解放。学医最忌讳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和知识的僵化记忆,对学校而言,应该积极倡导“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理念;对医学院校管理者而言,应该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保护医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

由于医学事业的特殊复杂性和生命科学的严肃性,医学人才即便是临床应用型的人才都必须以精英的标准来要求。因此,对医学教育的对象,医学各专业的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鼓励各医学院校广泛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型媒体,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引导,同时积极打造创业活动开展与交流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同时,设立创新专项基金资助学生课题研究,协助规划学生的创业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扩展医学院校创新学习的内容,创新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由思想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各级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学校和政府的沟通与合作,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充足的政策和物质支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大力扶植和引导医学卫生类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给予医学生创业失败救助帮助的机会,与学校一起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社会文化氛围。

(三)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直以育人为根本,只有教师在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中或指导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升。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就业创业指导师”,与校内专业理论教师相结合,建设一个以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成员为牵引的多元化创新创业专家型

师资库,同时,也可以邀请著名专家或专业团队定期对校内老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的导师成长机制,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鼓励创新创业导师参与相关科学研究,探索国家政策、社会扶持和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先导。

三、总结

医学生总体来说智力基础好,头脑灵活,专业技术性强,课程理论性强,相对其他学生而言,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备更多其他专业学生无法具备的优势,他们在后天成功成才的机率更高。学校应该结合当代医学生教育特点,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推动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医学院校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培养更多有创新创业能力,符合知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江涛,龚理.“新常态”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报,2016(2).

[2]崔金奇,吳世韫,吴震.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J].中国大学就业,2018(18).

[3]田鑫,孔令泉,罗天友,等.辨析当代医学生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5(6).

[4]王星雨,孟凡艳.试论医学生科技创新对医患和谐相处的主要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1).

[5]李玲,夏新斌,奉祁薇.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

[6]李晓松,孙江洁.论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卓越医学生的融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7]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编辑 王 敏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新常态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