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及原因分析①

2019-10-09 04:03吴桂花谢卫金余永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融合

吴桂花 谢卫金 余永梅

[摘           要]  八一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同样适用。但是,八一精神融入教育需要教学方法及内容等多方面的配合,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对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相关持续教学改革提供必要参考,同时分析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具体原因,为下一步改革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八一精神;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56-02

伟大的革命精神必然源自伟大的革命实践。八一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成为革命战争年代我党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新时代下,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依然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一、八一精神的本质及教学重点

八一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其表现为四个精神内核:“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其中,听党指挥是要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要充分了解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党的奋斗目标、遵守党的要求、服从党的领导。敢为人先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工作中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我们要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与科学体系,从而积极引导创新行为。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敢为人先也是一种突破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担当责任,找寻出路,努力前行。百折不挠要求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困境和苦难。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难以预计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具有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良好的心态面对可能产生的挫折,从而完成自我身心的调整,在新的实践中形成突破。为民奋斗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奋斗目标,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自身的奋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将自身的奋斗与中华伟大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八一精神”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青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同样,在新时代下,八一精神依然是每一个奋斗者努力前行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障。为了保障其教学有效性,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知识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重点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八一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分析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指导下,全国各大高校广泛地开展了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系列改革。比如,将八一精神的精神实质有效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并形成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行为等考核,综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在相关教育模式的推进下,主要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大学生对八一精神的理解明显提升

“八一精神是一种军队精神,是在战争条件下的存在”。这是学生对八一精神的片面认识。要使学生明白八一精神不仅不是一种“落后的精神”,也不是一种仅仅适用于特定群体的“片面精神”,而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种适用于全体、适用于新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能够理解八一精神在現代社会中的应用。尤其是八一精神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无论是在指导我们学习还是在指导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通过对八一精神的学习能够反省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相关的时代要求,从而在不断的修养过程中达到思想品德的升华。

(二)大学生爱国热情明显高涨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军旅生活普遍向往,对军事知识具有普遍兴趣,这一特质在男性学生群体中更为显著。然而,军事与爱国情怀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我国近几年的多次爱国主义活动均与军事密不可分。通过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合八一精神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从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层面来看,其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分辨各类信息的科学性,并做到自觉抵制虚假信息;二是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尤其是在涉及党和国家的不实言论时能够进行有效分析;三是自发参与爱国活动,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将八一精神融合到自己的精神内核中。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明显增强

通过对八一精神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中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学生也明白了和平年代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此种精神的作用下,大学生能够明确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深知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具体来看,一方面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正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学生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而努力提升自己,从社会需求的层面上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如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以及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可以从自身出发,进一步提升学习动力,并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为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而努力。

(四)大学生自我要求明显提升

思想政治的教育核心是规范学生的具体行为。落实到学生群体的主体要求上,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正确把握自己的同时完成学习与生活的双向贡献。在此种背景下,学生能够将八一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层面能够更为明确自身的不足、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生活方面能够关心国家大事,强化对国家的热爱,将为人民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情感上能够正确看待挫折,能够在挫折中总结自己的问题并做到有效成长;除此之外,学生在看待生活、看待工作、看待社会上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

三、八一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文系统阐述了八一精神的实质内核以及在教学中融合的重点任务。同时从学生改变与提高的视角分析了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成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其有效性,教學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具体来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匹配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八一精神往往涉及对我党军队历史的回顾;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队发展的回顾;对现代八一精神的提炼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与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构建。而从现有的实践中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上述内容的支撑力度显然不足,无法形成更高的教学效能。

其根本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没有实践环节的参与,对相关知识的讲授也多采用书本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而单一的书本教学显然无法做到将八一精神良好地融入;二是八一精神相对模糊,且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当下和平年代的应用与价值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学生自身的感悟,而传统教学缺乏这一过程,无法在学生群体中引发有效的共鸣;三是八一精神的教学与融入关键点在于与传统教学内容的融合,要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不能与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矛盾。而现阶段对于融入的研究还相对浅薄,没有找到科学且统一的融合策略。

(二)教学活动单一的问题

除了教学内容之外,现有的教学活动对八一精神的融入也形成了一种客观上的障碍。从教学活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一般性的课堂之外,还广泛采用讲座、座谈、党务活动、党课学习与实践等多种方式,而上述的多种方式在八一精神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运用的并不多,从而导致教学活动比较单一的问题。

从原因上来看,不同教学活动针对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对活动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如需要在党课学习中进行八一精神的融合,则需要党课主讲教师或者主讲人充分了解八一精神的实质,甚至需要具有一定的军队工作背景。而这一类的教职工人员在大学讲师团队中较少;如采用座谈等方式进行八一精神的教学则需要面对学生讲解关于八一精神的各类问题,如果存在准备不足或者理论知识不扎实等问题则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其他教学活动如讲座、党务活动等也具有类似的特征。上述现状决定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八一精神的融合依旧采取了课堂或者书本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这使人产生了一种“换汤不换药”的错觉,不利于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

(三)八一精神与传统教学不协调问题

从实质内涵不难看出,八一精神是我党在指挥人民军队取得抗争胜利过程中所总结的、具体针对性的精神体系。从表面上看,与当代的社会价值存在一定的脱离。这一现象需要广大教师予以正确的认知。虽然不能否认八一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也要正视其特殊性。八一精神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来分析如何教学、如何融入才能使八一精神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有的教学现状来看,这一融合过程并不完美,“两层皮”“各自为战”等客观问题依旧存在。

而形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八一精神的掌握还有待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八一精神来解释现有理论以及用现有理论来分析八一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够将两种精神完全融合到一处,才能够使具体教学浑然天成。另一方面则是在对学生的教学与引导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传统教学内容而进行单独构建,以此为出发基点,完成二者的有效融合。

四、总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将八一精神融入其中是一种有效且科学的创新。本文分析此种教学方案所取得的基本成效。同时从教学现状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希望为后续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必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探析[J].黑河学刊,2019(1):171-172.

[2]王元元,邵源春,肖洪磊.“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31-32.

[3]闫志烨.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协同与共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6.

[4]叶桉,杨海贵,周琰培.红船精神与八一精神:基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和人民军队创建的伟大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3):13-17。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融椅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