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①

2019-10-09 04:03蒋翠许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蒋翠 许敏

[摘           要]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分析输入、输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拟在“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指导下,通过输入与输出的有效结合,改善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    键   词]  语言输出;语言输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70-02

一、引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实施一方面,要把课堂变为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场所,从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过程的组织者,其课堂组织方法和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如何安排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对话交流和输出语言,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率,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文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在二语习得领域形成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理论,如Chomsky的普通语法论(the Universal Grammar),Selinker的中介语假说(the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Sampson的渐进体系说(the Aproximative System Model),Schuman的文化移入说(the Acculturation Model)等。然而,被认为体系相对完整、阐述相对全面、被接受程度相对广泛、影响相对较大的当属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斯万(M.Swain)提出的“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

20世纪80年代初,Krashen提出了著名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其中的输入假说指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条件。结合以往语言学家的研究,针对Krashen“输入假设”中的不足,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认为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才能达到类似母语使用者的水平,即语言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能运用知识的主动学习者。

诚然,大量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培养新的思维模式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但是,语言输出的存在揭示了输入并非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输出也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只有将输入与输出完美结合,做到听、说、读、写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改善的基礎在于“输入”,关键在于“输出”,其对于教学的主要意义如下。

(一)学生角度——“促进学习”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语言输出理论的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工具”功效,两者目的不谋而合。输出教学——“说”和“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带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意识和观念。

(二)教师角度——“促进教学”

要实现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化,势必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扮演好“导演”的角色,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获取语言输入,并积极合理地引导其语言输出意识,从而实现语言学习从输入到吸收,再提炼到输出的转化。

三、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分低能、哑巴英语、费时低效是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太过强调语言形式,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和基本的语法知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学生的英语表达往往不准确、不流畅、不地道,其语言输入与输出严重失调。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首先,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高校逐年扩招,但是招收的学生水平却参差不齐,尤其体现在英语水平上。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课堂实施因材施教变得尤为困难,从而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汉语环境不利于英语教学。众所周知,对我们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且我们的英语教学基本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不同于国外的英语教学环境,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基本无实践机会。最后,教材无法与时俱进。一方面,一些公共英语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从而无法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感到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既费时又低效,无法达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交流的要求。

无论语言学习还是语言教学,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实际上,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作为目标,注重输入内容的合适度、多元化、趣味性和真实语境,在输入形式上精疏输入并重、不偏不倚;此外,还应通过有意识监测和实时反馈,从而促使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使用更加自动化和准确化。

四、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学习包括语言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输入质量,又要不断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从而通过不断的输入刺激和多途径的输出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一)转变英语教学理念,输入与输出并重

语言输出理论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输出假设不仅仅是对输入假设的补充,而且还纠正了输入假设的不足之处,是二语习得理论走向更加成熟阶段的标志。在国内,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著名语言学学者李萍、卢仁顺有针对性地描述了语言输出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只有积极改变观念,强化输出训练和引导,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杨淑梅教授主张通过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果的实际运用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出理论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原因是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合理运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多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或写作,针对此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尤其要重视更新教学理念,避免传统的“填鸭式”重复性输入教学,要向输出型教学转变。

(二)阅读经典,增加有效信息输入量

语言有输入才有输出,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确保一定量的输出,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此道理。著名学者刘润清曾指出:“国外的研究者都非常强调语言输入,特别是真实、地道的(authentic)语言输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能形成知识的输入,而没有知识的输入也不可能有知识的产出。因此,大量有效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扩大阅读,增加自己的有效信息输入量。

此外,只有经典语言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语言的质量和品位。英语的输入、模仿、内化才是提高英語习作水平的根本途径,正如范存忠说:“好的读物可以作为我们练习写作的模范。初步写作往往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经典英语语句可以形成句型的输入与积淀,实现输出语句的规范性与地道性。通过模仿句子,获得句子的规范性与地道性;通过模仿段落,获得段落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通过模仿段群,形成段落间的有效衔接与有机组织;通过模仿篇章,构建文章的清晰框架和紧密结构,使文章稳妥、牢固。

(三)创造语言输出机会,加大语言输出力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出环节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大量的语言输出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必要条件,通过语言输出,学习者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从而培养实践运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需建立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的输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不仅是对输入的反馈和验证,还是对输入的理解和巩固,能激发更多、更有效的输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加大语言输出力度,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安排合适时间,教师作为设计者、指导者甚至参与者,带领学生进行各项输出型任务活动,包括口语和书面输出型练习。

口语输出形式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如课堂提问、演讲、口译、辩论、角色扮演等。书面输出形式可以采取写作、笔译、故事编写、短剧创作等,其中王初明教授探索出的“写长法”就是很好的例子。课堂布置作文课外写,不限字数,越长越好,以基促质,少讲作文法,不设条框,让学生放开写,以篇章带动段落的组织和语句的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者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听说读能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设置自我对话情景,让学生独处时设置情景或就某一话题在想象中与他人交谈,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选择语言表达方式,修正语法错误。

五、结论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师与学生扮演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导和引导作用,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打破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陈羽纶.识途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蒋翠,宋晓晴.浅议如何从学生层面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3]李萍.语言输出假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4]刘润清.对教英语与学英语的反思[J].英语世界,2007(S2).

[5]王蓉.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探究[J].英语教师,2015,15(23).

[6]张科.语言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6(2).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至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