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中现代散文命题时要注意的几个小问题

2019-10-09 04:03萧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朱自清参考答案花儿

萧萍

[摘           要]  语文阅读题的命制是一件必须非常审慎的事,教师在命题时,既要充分理解文本,准确把握考查的知识点,将文本的价值与精髓通过试题表现出来,又要注意命制试题的语言表述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识水平。

[关    键   词]  揣摩;认知;慎重;推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38-02

现代散文包含的类别众多,如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人物回忆性散文,每一类别的文章,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教师命题时,一定要针对阅读材料的文体特征,掌握命题的方向和特点,在命题时既考查学生认知水平,又能让学生进行真正的阅读。要达到这一目的,命题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读文本,将文本价值与精髓巧化为试题

语言文字的学习首先应该坚持尊重文本。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一定是有他独特的观察、体验、思想、情感表达,通过作者,构成一个独立自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可能富含历史的、情感的、社会的、人文的等多方面信息。命题者必须屏蔽掉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或者急躁心理,耐心感悟文章的情感脉络描写对象和文章的遣词造句,充分了解文章的动人精彩之处,才能将问题的设计放在文章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例如,在命制沪小六年级的周测卷时,选择了宗璞《花的话》这篇童话作为阅读题的材料。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童话散文,主要描述春天来了,在数番微雨洗去冬天的沉重后,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她们惊叹于美好的世界,明媚的春天。文章对花儿们的神态、心理、对话描写得生动活泼,许多语言富有丰富的外延,这也是作者本身的用意所在:“以花喻人”。文章将不会说话的也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的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论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喻人,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教育读者要有谦虚质朴、无私奉献的精神。假若粗略浏览,这篇文章可以设置测试点的地方很多,比如可以设问为“请分别描述文章中有几类花朵以及她们对应的性格特点有何不同?”或者“请具体描述一下文章开头留下的伏笔以及作者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等等。但若细细品味,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最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行文逻辑上的布局,也就是文章内容安排上的前后照应,而这些往往是学生在阅读及行文创作时最容易忽略的。所以笔者设计了以下的问题:“本文在内容构思上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严谨。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答案是:前文的“明月初上”与后文的“月儿行到中天”,是时间上的照应;前文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与后边的“花园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与“都有点不好意思”,是群花思想变化方面的照应(只要答到句子即可,不要求一模一样)。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重视文章构思,通过缜密的前后呼应逻辑去体会作者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在回答问题时领悟文学创作布局的经验。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主题思想比较含蓄,宗璞通过优美朴实温婉动人的语言,将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在一场月下的对话中缓缓展开,但却寓含了令人深思的寓意。读这篇文章,学生有必要通过阅读去认真地详细地揣摩作者的用意,去感受那种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去感受作品中作者那种非常平淡卻又承载着极其浓厚的感情。于是笔者设计的另外一题是:“当小男孩跑进园中采摘了二月兰后,花儿们为什么不再讲话,她们为什么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试想,作者可不可用花儿们齐声咒骂二月兰、小男孩结尾?为什么?”答案是“花儿们沉默并且不好意思的原因是,她们大红大紫的艳丽外表并不受人重视,人们更喜欢的是心灵美的二月兰——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花儿们由此受到启发,觉得自己前面讲的话实在太骄傲,她们决心向二月兰学习。如果改用花儿们咒骂二月兰和小男孩结尾,文章主旨就不明确,与作者创作意图不符(意思对即可)”。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既能思考文章的主题,又能领悟文章应该如何表达主题、怎样结尾,而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处理不好的地方。同时通过对考题的思考和作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阅读分析原文,更好地领略原文的精髓。但也要明确,作为命题者,命题时心中要有学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基于略高于他们的水平进行命题,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单纯,难以把握复杂阅读材料,问题设计不宜复杂。只有这样命出的题目才是切实可行的,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同时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表述语言,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一道题目的命名,往往不用拘泥于原教材上的一两篇文章。比如根据中考大纲要求,笔者需要根据学生现在的学习进度命题,以期达到“能识别和运用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的目的。学到朱自清的《春》,该文创作的时间大约是在1933年。当时朱自清先生刚刚结束欧洲之行回国,同时与陈竹隐女士缔结良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事业上也春风得意,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是好事连连,春风得意。而当时朱自清创作这篇文章,所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置身污浊黑暗的中国,但仍然心系光明,他的心灵世界是一片澄澈明净,精神上奋发昂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朱自清先生的行文风格,了解他思想上的前后变化以及他的文章所体现的主旨思想,同时扩展学生的阅读量,笔者额外找了他早于《春》十年(1922年)创作的名作《匆匆》进行配合阅读,更好地了解朱自清先生10年前后的思想变化。不同于《春》,《匆匆》是在“五四”运动落潮时期创作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失望。作品中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也表现了当时如朱自清的有志知识青年等忙于救国,追求进步,以国家民族的兴旺为己任,备受政治环境的压迫,苦恼彷徨,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在冷静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路,留下了匆匆的背影。

于是出了一题如下:“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你怎样理解其中的含义?简要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前一问的答案是:运用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把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突出“我的日子”“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意在强调时间无情、生命短暂。(意思对即可,不要求完全相同)。第二问的答案是:《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流露出他心灵的矛盾,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通过考后阅卷统计,这道题学生大多没能通过文章揣摩到笔者所希望写出的答案。调查原因,反思时才意识到,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或者对文章的掌握能力,反而是出题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以一个成年人的心态和世界观、价值观出题并给出参考答案,忽视了他们对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的感受力,过高要求了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如果這道问题的参考答案改为“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时间如流水,时间飞快流逝时的无声无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痛苦感受和无可奈何”。这样的答案,学生动动脑筋或许能回答出来。

另一题是“简要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这道问题的参考答案是:“《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流露出他心灵的矛盾,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但是这样的答案学生依然很难回答。原因在于有些答案确实需要岁月的磨炼,时光的洗涤之后才能感同身受,而对尚在学习之初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参考答案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所以在试卷批阅时,要放宽标准,写到“追寻时间、心灵的矛盾,执着追求”就可得分。可见参考答案的措辞要相对浅显易懂才比较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三、反复推敲,慎重措辞以免误导学生

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的,而命题的目的就是考核这三个维度水平。所以在命题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直接切入问题,不要兜圈子,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审题负担,更不要用词模棱两可,出现误导的情况。比如,课文《在那颗星子下》的课后思考题中,有一道题面表述为“找出课文中能直接表现‘我的心理的句子”。这让人误认为是找正面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但教参给出的答案却是“我的腿抬得格外高”“我故意朝着林老师吹了一声口哨”,这是与动作、神态相关的语句,是通过动作、神态描写间接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可见,问答题要求找出“直接”表现心理的语句的表述应该是不够严谨不够准确的。

铁凝的《一千张糖纸》这篇课文,无疑是一篇名家之作。其中对孩子顽皮劲的细致描写尤其生动,极富画面感。可如果仔细读会发现有些情节太刻意,有为了情节而有意为之之嫌,如写表姑的大笑,如写小孩子去寻找糖纸,都是为表现表姑的欺骗是多么可耻。最后作者的总结是,小孩子可以戏弄,但不可以欺骗。不知作者现在再读这篇文章,会不会有一种不同的认识。这样的文章,让小孩子读了,会认同这个结论。但这样的结论,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小孩子会不会更加任性呢?会不会性格中充满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戾气呢?很是令人疑惑。

在教学命题中,教师需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反思自己的命题过程,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提高命题能力,这样不仅有益于提高有效命题的认识,强化解读文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认识自己以往在命题过程中的严重不足,又同时能够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测试并进行二度学习。反之,命题如果潦草简单,罔顾学生实际,会让许多试题成为无效题,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浪费教师自己的时间精力。一名称职的教师,首先应该从认真命制一份有效的试题做起。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朱自清参考答案花儿
朱自清的较真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朱自清的蝉声
参考答案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