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教育看高校就业工作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9-10-09 04:03郭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价值

郭星

[摘           要]  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中心,其主体性的确立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基础与保障。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应从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以及实践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关    键   词]  主体性教育;高校;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90-02

一、主体性教育理念

(一)主体性教育内涵

主体性教育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可以看成是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雏形,它从理性的角度剖析了人在认知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后经柏拉图、杜威、马洛斯、罗杰斯等多位思想家、教育家的继承与发展,主体性教育理论日趋丰富与完善,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石。

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核心要素,尊重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点探讨学生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主体性教育认为,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占主导地位,教育活动的安排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以引导为主,以激发学生潜能以及主体性的发展为主要使命。主体性教育旨在通过科学的教育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构建学生的主体价值观,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主体性的实现

主體性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教育实践过程,其实质是对主体性结构即本体性结构、实践性结构以及价值性结构的综合构建过程。本体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客观世界存在的主体所具备的特性,一种主动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实践的主体性是指通过实践得以现实化及具体化的个体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即自我实现的主体性,是在满足本体主体性的基础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主体性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结构、价值性结构以及实践性结构三个层面互为基础,并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激发个体产生从现有的本体性主体向发展性主体转化的推动力,最终完成主体价值的全面实现。

(三)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就业工作

就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对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十九大报告着重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新时代、新形势为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出就业工作要达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双高的具体目标。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树立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在就业学习与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规划、主动实践、主动就业,并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高校就业工作现存的问题

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800万人次,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对不断增强的就业压力,高校就业工作虽然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学生主体性意识欠缺,等、靠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学生就业意识与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主动就业意识欠缺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学生不急企业急”。尤其在就业招聘期,一方面,企业抱怨招聘难,不断提升招聘待遇,却吸引不了学生主动应聘,造成了大量优质就业资源的流失。与之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大量学生面临待就业的风险。究其根本在于学生仍未意识到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主动就业的意识,寄希望于在父母或者亲戚的安排与帮助下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就业。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困难主动性不强,怕失败、怕挫折,一次面试失败便不敢再轻易尝试,缺乏主动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二)就业能力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成为目前高校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目前高校就业教育仍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层面上,学生在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内不能实现自我意识与认识的提升,无法转化成促进就业的行动力,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学生缺乏对个人职业定位、职业前景以及社会需求的全面了解,造成难就业、慢就业等情况的出现。

(三)理想信念不坚定

当今社会,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学生在职业观中暴露出理想信念不坚定,责任意识淡薄,怕吃苦、贪享受等情况。一方面,学生缺乏对社会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片面地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分割开来,重个人理想,轻社会奉献。在就业选择中,国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就业薪资、就业地域以及单位性质成为衡量就业好坏的唯一标准。此外,高校也存在重就业技能教育、轻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在就业教育中,过分强调就业技能、就业选择,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功能以及职业发展的引领功能。

三、高校就业工作发展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模式的制定,有效提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最终实现毕业生积极就业,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主体性结构、价值性结构以及实践性结构的全方位构建,完成主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是其主体性构建的前提条件,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其行为以及能力的发挥与发展。主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以及对象意识,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教育作用的方向并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意愿。在就业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理论学习+综合实践的方式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全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以自我意识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主体的对象意识,明确对象属性,找准作用目标。通过系统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找准就业方向,积极主动地投入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当中。

(二)树立一个中心思想,突出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

树立一个中心的教育思想,要全面贯彻学生在就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首先,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参与性与体验感。如可以在课堂开展模拟招聘,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通过面试的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与企业、市场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其次,在教学规划上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教。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建立大众教育、专题教育以及精英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实现教育精准化、时效化;最后,要明确学生在评价模式上的主体地位,打破现有的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要通过就业实践、就业效果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

(三)强化就业指导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就业主体能力

主体性的构建除了通过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使知识学习不断内化,实现主体性结构的更新,从根本上提升主体能力。在就业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系统化与精准化,将就业指导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全过程,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同时要坚持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个性化咨询服务,特别是针对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找准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有针对性的实习提升学生实践、科研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实现以实践促发展、以实践促就业的教育成效。高校要以行业依托、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主动出击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打造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践带动主体能力的提升。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自我实现

人主体性的实现除了本体结构的构建外,还需要有相应的价值规定,即价值性结构。马斯洛说:“人的价值和人的存在具有一致性。”即人的价值与人的存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的价值以人的存在为基础,通过赋予个体主体性的价值内涵,实现个体主体性最高价值的体现。

党的“十九大”着重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行动,使之成为指引青年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指明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为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就业创业工作中,我们要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通过树立远大的人生观与科学的职业观,激发学生的就业主体性与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四、结语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的人才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一定要从思想上与战略上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角度充分培养与构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通过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与技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信念,在社会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论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J].江西教育科研,1996(6):14-18.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黃崴.主体性教育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价值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