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探究

2019-10-09 04:03翁梅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人才

翁梅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聘用除了参考文凭这一客观因素,更多的是考察员工的社会实践能力、工作经历和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所以中职教育中,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是重要研究方向。以中职教育中德育重要性为基础,就德育的目标、改进方式和评价方法变革等进行全面分析,为中职德育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教学发展依据。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238-02

现今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中职教育的一大课题。德育课是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法制、职业素养、职业意识的提高。作为以专业性学习为主的中职生而言,更具有职场性和就业导向性,如何在德育课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是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未来就业和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专业性人才的重要来源。中职学生的德育观念关乎未来社会职业道德素质的整体水平,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职业和社会习惯,才能培养出健全的社会专业人才。然而,我国中职德育存在一定的缺陷,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使中职学生出现德能差异。如何才能培养全能型社会人才,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现代中职德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只有把握好中職德育这一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只有提高、改善中职德育课的影响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面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积极开展德育,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和改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现存的教学问题,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紧紧围绕德育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明确中职德育重要性的前提下,要紧密环绕德育目标开展德育教学,通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素养和人生价值,养成具有社会导向型的职业习惯和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积极学习《哲学与人生》

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哲学观,形成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能力和判断能力,为进入社会,面对种种困难和选择仍旧不改初衷,积极向上地面对各种难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观念和基础。

(二)正确认识《经济社会与政治》

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全能型人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型人才。

(三)努力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

要成为具有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了解职业活动中的法律常识,懂法才能守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优良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高素质国家公民,为推动法制社会不断努力。

(四)主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常识和运用,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更具规划性,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念,为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就业或创业的准备,更积极地迎接工作挑战。

(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树立健康的就业观,熟练如何调适心理,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生活做好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何适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和竞争,形成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强大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研修方向。只有更好地认识自我,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自信满满、无畏挫折与挑战的社会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三、切实改进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旧以专业课业学习为主,忽视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只有切实改进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大量全能型人才。

(一)创新课程模式

探索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岗位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拓展校本化”的“三个化”课程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化技能与岗位的统一。德育课不能关起门来教学,应深入行业市场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和行业名家参与德育课堂改革的论证,开发适合中职学生思想认识实际的岗位急需的校本教材,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车间教学、仿真教学等德育教学方法改革,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德育教学理念,让德育课程模式贴近企业、靠近岗位、走近学生,推动职教德育课程的内涵建设。

(二)突出因材施教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层面、心理层次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综合考虑其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情景模拟、小组分配、现场模拟等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优化德育课教学,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准备。

(三)探索“主體主动、扬长扬善”的德育模式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实践活动以丰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人格发展的主体,让活动成为品德成长的载体。如“校园值周”实践活动、“文明居室”创建活动、“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德育课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感化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带领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体验专业长廊区、校史文化区、校友励志区、绿色环保区、传统文化区、企业文化区等不同主题文化区,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积淀出厚德、博学、健体、强能的职业素养。

(四)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要体现鲜明的校企合作的个性

根据专业特点,精心设计、用心策划与企业的对接,形成“校企对接、德育拓展”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贯彻企业融入课堂的理念,如把企业理念作为教室布置的主题,在学生着装和考勤管理以及班级制度建设方面渗透企业元素,举办以企业冠名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德育与企业理念的对接与融合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感,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对专业的光荣感,发挥校企合作在德育工作中独特的教育功能,实现德育课堂与企业文化对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四、切实改进德育课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大多中职学校在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仍旧以初高中式的学习成绩分数为依据,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全面评价学生,具有片面性。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现如今,对德育课评价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如何一改传统,要积极推动德育课的评价,加入教师、班级的评价、自身的认识评价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评价的全面评价标准,把成绩和人品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对学生的评价

要遵循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全面评价。在学生评价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情况,更要重视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人品和做事态度。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日常表现、学习成绩、期末评价等评价方式;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即学生日常表现、生活工作习惯等。

(二)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

其中包含教师对所教课业的掌握情况、教学原则的贯彻与落实、教学方式的应用、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教学成果等。教师通过教授课业把积极的思想观念很好地传达给学生并感染学生,教师经过不断的反思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评价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课外活动和日常表现的全面考察。以学生平时的课外时间活动表现,其正确的人生价值定位,不单以平时的课内表现为评价标准,关注学生价值导向。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客观地进行评价,发现其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现代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学在德育课程中加大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与提高是势在必行的。中职学生本身具有社会专业导向性,只有提高中职德育,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热爱祖国、自信自爱等素养,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焦旭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2(20).

[2]吴少荣,邝丽湛,何军,等.中学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毛遂自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