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河套富长留

2019-10-10 03:28王英楠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临河区河套巴彦淖尔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巴彦淖尔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焕发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画卷异彩纷呈。近些年来,巴彦淖尔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为“天赋河套”品牌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

绿色发展,为品质河套护航

独特的农牧业资源禀赋,是巴彦淖尔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底气和基础。在巴彦淖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人们深知,只有保护好“天赋”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河套耕地持续具备绿色有机生产条件,为“天赋河套”授权产品提供良好的产地环境,助力“天赋河套”品牌走得更远、叫得更响。市领导明确提出,决不允许在套区布局和落地任何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要保护好河套这块净土,让好产地持续产出好产品。

以建设“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契机,巴彦淖尔市正走上一条“生态牌”和“绿色牌”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乌梁素海流域上游源头实施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减少泥沙流入黄河,阻止沙漠侵蚀河套平原;在流域末端开展矿山和草原生态修复,扩大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在河套灌区建设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面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4大行动,减少面源污染;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下决心用两年时间彻底斩断点源污染,2019年底全市5500多万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全部再生利用,不再进入乌梁素海;在乌梁素海湖区开展内源治理,疏浚底泥,开挖网格水道,促进水体循环,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每年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以上;实施484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区种植业生产条件可得到根本改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将明显提高,耕地质量普遍提高1—2个等级,有效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实施,将使“北方防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巴彦淖尔市实现“绿色崛起”筑起生态屏障。

利益联结,实现农企双赢

“天赋河套”品牌让河套好产品卖上了好价钱,不仅为当地企业提供了腾飞的契机,更为全市农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

48岁的范红娣是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二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欠下不少外债。为了让两个上学的孩子不受影响,她四处打工奔忙,劳累一年又一年,生活一直没有太大起色。自从2017年在鲜农公司产业园区承包大棚以来,她实现了从种大田的传统农民到从事现代设施农业的新型农民的转变。

位于临河区的内蒙古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被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企业,也是临河区的扶贫基地之一。2016 年公司与临河区人民政府合作实施政企合作扶持贫困户产业脱贫项目,公司提供种、产、销一条龙服务,现已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7年9月,公司吸收360户丧失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公司,一共1080股,每股5000元,每股年分红600元。2018年,公司集中新建70栋土钢结构日光温室,由临河区有实力的企业捐赠形成社会化扶贫产业园区,温室由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收益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社会保障兜底人员及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已有15名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在企务工,人均年收入1.8万元左右。此外,企业还间接带动了7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2016年以來,园区陆续给12户贫困户每户提供一个温室大棚,租金由政府补贴9000元、企业减免9000元,贫困户免费种植两年。目前,这些贫困户全部脱贫,有的贫困户还买下了大棚,大多数贫困户从种一个大棚发展到种两个大棚。

目前,全市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等形式,扶持壮大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91家,通过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型等9种农企利益联结方式,全市农企利益联结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20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给农牧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去年,全市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21元,农牧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近万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今年一季度,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1元,同比增长8.6%。

培养新型农民,解锁种田新方式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无论是保障粮食供给还是实现产业兴旺,都离不开“人”这个第一位的因素。近几年来,八百里河套涌现出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把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做得风生水起。

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巴彦淖尔市整市推进以来,全市通过“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移动课堂”“空中课堂”等“四个课堂”精准施教,使选准的农牧业经营带头人通过集中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产业政策、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生产管理技能,让一大批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走上了创业兴业新征程。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统计,从2014年到2018年,该市经过新型农民培训的职业农民已达6000余人。在新型农民的带动下,全市农业新品种种植与试验面积逐步扩大,全市引进、发展订单高粱、花生、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近17万亩,部分旗县扩种高粱3万多亩,恢复了甜菜种植。

在乌拉特前旗农广校的推介引导下,学员陈栋、弓振山、徐伟伟成立了山驴王公司,养驴100多头,还开起了餐饮体验店,他们不仅引导周边农民进行标准化种养殖,同时将产品通过餐饮业推向市场,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家致富,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抱团取暖。

在河套大地,手机不仅是生活工具,更成了广大农民离不开的先进生产工具。随手点开几位乌拉特前旗种田能手的微信,能找到“河套新农民追硒群”“四季驿站华莱士种植营销群”“粮食猪肉分享群”“河套羊群”等交流群,这些群信息流量大、刷新快,其中囊括了雇工、租农机、动植物防疫、打假防劣、产品出售、抗旱救灾募捐、农业讲座、农民文艺活动等丰富的信息。

“天赐乌拉特农广校精英群”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过的农民自建的一个群,有近500名成员。他们不仅传递农牧业信息,还在线下组织有创意、有远见的新型农民,自筹资金集体到山东、陕西及本市各旗县的基地、展会、加工企业参观学习。

种种新变化、新气象,折射出巴彦淖尔大地上一支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快速成型。在“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这支新兴力量,必将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吕亚娟 高旭天 王英楠)

猜你喜欢
临河区河套巴彦淖尔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近代晋陕移民与“河套”内涵变迁
巴彦淖尔市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思考
巴彦淖尔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
河套灌区:兴水利强基础 惠民生促和谐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临河区设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