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途径

2019-10-10 07:03邓彩霞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义问题

邓彩霞

【关键词】 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6—0159—01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设计出有效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且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意义

经大量实践研究调查得出,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还远远不能发挥出问题教学的实效性。课堂上,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无效的,致使学生在思考中出现了没有方向,漫无目的,没有耐心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有效提问、有效设计问题成为教师教学当中行之有效的主要手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最主要、最直接的教学手段,也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它能有效转变传统课堂中存在的弊端,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能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获取更广泛、更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为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当中提出更为有效的问题,需要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深思考虑并付诸于教学实践。

二、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就像是投入水中的石子一般,可以激起学生思考、探究、分析的浪花,激发学生钻研、发问、求真的欲望。初中生对待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十足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有效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用探究的眼光去思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避免学生出现烦躁、没有耐心等不良现象。

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鲁庄公的局限与曹刿的远谋之处,这时学生的兴趣点都会聚焦于曹刿的性格以及他的远谋之处。教师就可以顺势问出:在这次长勺之战中,曹刿的意见看似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没有了曹刿的谋划,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是否能够取得胜利,鲁庄公除了身上的鄙陋之外是否一无是处?学生们兴趣十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课堂讨论当中。讨论一开始学生就自主结成了小组,在小组中你一言我一语,从曹刿的问,鲁庄公的回答,学生了解了曹刿的深谋远虑,鲁庄公的鄙陋与肤浅。由此可见,教师应设计那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深入掌握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通过提出有效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所有训练当中,最基本的环节就是思维模式的训练,初中各个科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对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语文学科,更是与学生的思维素养脱不开关系。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相关知识时,有些学生认为胡屠户是趋炎附势、贪财、斤斤计较的小人,有些学生认为是因为范进一直不能取得功名而导致胡屠户成为势利小人,双方同学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一个小的辩论赛。基于此,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胡屠户只是责骂范进,而不是逼迫范进跟自己一样去当个屠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被激活了。这时需要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出胡屠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在那时的情况下,胡屠户同样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有中举的范进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这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有其他想法……这样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质疑、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提升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设计课堂问题,通过提出有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意义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