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印痕:巨化工业版画五十年

2019-10-12 14:20徐建文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艺术精神创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巨化集团公司特定的社会环境的简述、职工版画艺术特征的分析、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的赏析,阐述巨化工业版画的创作风格、艺术语言以及其艺术精神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巨化;工业版画;创作;艺术精神

巨化①工业版画萌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从1969年张南先生创作的版画作品《工厂小景》算起至今已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该作品以“十里化工城”之称的巨化集团公司厂区内管道、塔林为创作内容的巨化工业版画,描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繁荣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烙印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表现题材和表现形式是浙西盆地广大美术创作者的一颗明珠。早在八十年代末,著名版画家赵延年先生就曾赞誉:“巨化工业版画是浙江版画的一面旗帜”。

巨化工业版画群体的崛起是建立在有着丰富版画滋养土壤的衢州版画基础之上的。衢州版画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版画艺术家:“新兴木刻运动”涌现出来的沃渣和叶洛两位先驱[1]、[2],新中国成立后,以周国芳、祝富荣、毛翔先、车进、傅永达、王集法、李远力等为代表的创作中坚力量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方利民、徐建文、周保平、赵伟、李巍等为代表的年轻版画家担负起了版画创作群体的历史重任。

一、传统与延伸

工业版画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文艺结合的产物,承载了几代人对国家建设、工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梦想。巨化工业版画群体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工业企业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以企业办社会的政治影响力极大地满足企业社会生活和业余文化需求。

巨化集团公司建厂之初,其企业员工大都来自“五湖四海”:有从全国各地招聘和调进来的技术骨干、各大院校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也有从部队转业、复员来的军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些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艺术氛围也较好,加上企业对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视,“十里化工城”就聚集着一群文化青年,他们成为版画艺术的耕耘者和创作者并逐渐形成了巨化工业版画的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创作题材直接来自工业建设,他们用画笔和刻刀,记录了巨化工业的发展历程,表现火红年代的沸腾生活和生产场景,抒发建设者的豪迈情怀。二是创作者大都是来自生产建设一线的工人劳动者。

在这当中,巨化工人文化宫这一文化艺术平台和文化宫的文艺工作者在推动巨化工业版画群体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孵化器”的作用。第一代巨化美术事业创业者以张南、李远力、赵中健为代表,他们作为宣传部、工会的文化干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经常组织职工艺术爱好者进行美术基础培训和创作辅导,有效地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深入到工厂、农村采风,组织展览观摩等活动,所催生的原创冲动使大批业余版画爱好者的创作热情高涨,并用刻刀见证并记录着企业建设和发展之路。

二、多元与汇流

1989年10月22日至28日,他们带领一批文艺工作者赴浙江省温岭县石塘镇开展写生(摄影)活动,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1990年11月13日至15日,李远力、李光春赴杭州参加浙江版画会全体会员大会、版画艺术学术探讨座谈会和选举浙江版画会领导机构等内容。在会上见到了老一辈版画家古元、油画家肖峰和著名版画家赵延年、赵宗藻、李大云、韩黎坤等。同时参加全国第十届版画作品展览开幕式等活动,并参观90浙江省版画作品展览。1991年1月7日至9日,应巨化集团公司美协邀请了原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朱维明来巨化集团公司作版画创作辅导讲座。在版画培训班上传授了“粉印版画”的新版种。 同年9月25日至26日,衢州市部分青年美术作者座谈会在巨化工人俱乐部召开,由浙江省美协秘书长李大云、付永达作版画创作指导讲座。并成立了衢州市青年美术创作研究会。而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著名版画家张远帆也应邀来巨化传授“薄油印版画”的新技法。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版画爱好者们的兴趣和创作热情,一度将巨化工业版画创作推向了高潮。随着版画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版画表现生活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除生产建设中的工业题材外,版画作者开始把目光转向表现化工城以外的城市和乡村题材,这无疑给当时版画创作骨干们,在版画创作中带来了新的视角和不同的创作体验,也为日后的转型成为可能。李远力、李光春、徐建文、赵伟、寿伟克、李巍无疑是他们的当中的佼佼者。巨化工业版画初步形成了创作形态及题材创新性的突破。

三、拓展与生机

光阴如箭,五十年来,巨化集团公司文联于2017年下半年举办了版画培训班,由李光春担任版画培训班的版画教学,并举办《巨化工业版画培训班师生作品展》,使版画艺术得以在巨化集团公司延续。时值巨化集团公司建廠六十周年之际,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集邮钱币展。有8幅新作参加衢州版画四十年作品展。与此同时,巨化集团公司文联积极组织美协会员以工业为题材的版画创作,有9幅版画作品入选“中国梦·劳动美”浙江省部属企事业职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并全部获奖,其中金奖、银奖各一幅,激发了巨化公司版画爱好者对工业题材的创作热情。近期又积极组织版画作品投稿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在工业化、现代化社会转型期中,希望通过办培训班,参加画展,出版画册等宣传鼓动手段,吸引更多的职工加入艺术创作的行列中来,用版画艺术展现职工风采,抒发职工爱厂之情,并创作出更多更好地反映新时代的巨化集团公司的工业版画艺术精品。

四、结语

巨化工业版画的版画家们,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时代,关注人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大胆尝试,开拓版画本体语言的创新,这种地域性、历史性的叙事方式,清晰地看到工业版画作者们对材料、技法的发掘和探索,也见证了他们的艺术创作一次又一次走向成熟,在全国各类展览中获得创作佳绩,为衢州版画争得了荣誉。

今后,巨化版画家门还将在潮流变幻中乘势行舟而不为所溺。它的上游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它的下游是多元汇流后的锐意冲击。它在塑造河岸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这既是一条悠长的血脉,也是这一血脉的延伸和刷新……

参考文献:

[1]徐建文.刃锋,纪念“新兴木刻运动”先驱沃渣[J].美术大观,2016(6):61.

[2]徐建文.刀丛——纪念“新兴木刻运动”先驱叶洛[J].艺术科技,2016,29(3):174-175.

猜你喜欢
艺术精神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混合型文化模式下龙江剧独立的艺术精神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