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及其“无意识设计”

2019-10-12 14:20韩姝哲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

韩姝哲

摘要:深泽直人,日本著名产品的设计师,也是最早明确系统的概念并提出如何运用系统的无意识方法进行设计的产品设计师,他一直致力于对人类无意识的心理和其行为规律进行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设计起来形成一套自己的设计方法论。“无意识设计”,即通过对有意识的心理进行设计,实现了无意识的设计行为,给有意识的人与物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他的设计喜欢将一切事物都回归到它的本原,并对于人与物之间最原始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在对现有生活物品的改造和使用中充分发现了问題并通过设计和改造生活物品来满足和适应新一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使用和需求。他在西方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充分融入了日本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让建筑设计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力求简洁。

关键词: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产品设计;禅宗文化

一、无意识设计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一种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一个人的精神意识分为基本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其中无意识的成分主要是指那些在通常的情况下根本不会直接进入到精神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前意识所压抑而无从完全意识到的各种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1]由此在我们看来,无意识主要是那些一时埋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微弱记忆和一时难以完全意识到的各种自然心理反应的综合总和。

而无意识设计就是要捕捉这些无意识心理和无意识行为,在自然而然之中满足人们的一些无意识的需求。所以“无意识设计”又称为“直觉设计”,背后的理念总结起来就是无须思考,符合直觉。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工具,人们用椅子休息,用笔写字,用鞋走路,人们的思想可能不关注这些工具,但是与之接触的身体会去感受。这些行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是不需要大脑思考,是下意识的。设计应该关注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将其转化为可见之物,这可以让设计更适应人的行为,凭直觉就可以进行操作。

二、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在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的看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现代人的一种对生活的需求,而非为了改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和方便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非将其更加复杂化。因此,好的产品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现代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细节,迎合现代人的心理和生活习惯。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从深泽直人对于使用物品的这种习惯性中进行创新,去引导人们思考“物的起源,本是怎样在被人使用的”,以此对这种习惯性与现有的关系去做加与减的关系改造。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更多在产品创新中体现了这种关系改造的过程,以适应当时现代人们实际的产品使用需求和对心理的需求。他认为自己理想中的无意识设计理念便是不仅仅需要一个说明书去直接告诉当时人们怎么进行产品使用,就是可以直接让当时人们凭直觉自然地去进行操作。下面,将从产品可供性设计方面,用户的需求,以及等细节设计方面的角度来详细分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产品设计。

(一)无意识设计的可供性

可供性的这个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对环境及自身的状况所能够给予的可供性和价值。我们的产品在日常生活及工作的环境中处处都充满了这种可供性,但我们平时往往察觉得不到。而也正是这种可供性,让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让周围的任何物体和整个的环境都变得更加有意义。而产品设计师在为了用户本身做产品设计时,需要更多地思考物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把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产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上。

例如他们就设计了在开关台灯时将家中的台灯和钥匙直接关联了起来,只要将台灯的钥匙一打开就扔到了台灯底座的一个托盘里,灯就算亮了会自动在托盘上亮了起来,而将台灯的钥匙从托盘里拿走灯就算亮了也会自动熄灭。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活中人们的钥匙在出门和回家时的实际使用情形,并以随手拈来的放置台灯和钥匙等杂物的这种无意识行为作为其切入点来进行了台灯和钥匙开关的心理设计。这一点便是台灯设计可供性的充分体现,即这样的设计台灯充分反映了生活中人与周围环境的内在天然的联系,人们出门和回到了家时便自然会对环境产生了本能的反应并在生活中做出了相应的心理行为,放置台灯和钥匙等杂物的行为就是这些无意识行为的一种。

他还将垃圾桶和自己的墙角之间联系了起来,设计了一款将右边一角做得正好可以充分贴合自己墙角的垃圾桶,也并不尖锐,放在自己的墙角既能固定又很和谐。这也可以说是他自己无意识地在设计垃圾桶中的一种可供性的追求和体现,即充分利用了周边环境的功能和价值。

在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的看来,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本身是一种和谐的一部分,所以他的作品设计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停留在一种构思有趣的作品外形上,而是更多的角度是为了去仔细考虑人与物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体察用户需求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总会让得用户在很多时候回答不出来自己到底是需要什么样子的东西或者产品,但是当我们看到他自己设计的产品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原来我是想要这样的东西”想法。而产品设计师认为产品存在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能够去通过体察以及能够去感知一下用户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当中的一些具体使用的感受,去深入挖掘一下用户的潜在使用需求。如果设计师能够通过体察就意味着设计师可以能够去体察和理解一些细节,从设计师的表象中可以感受得到细节和隐藏在背后的一切实质。

深泽直人最著名的雨伞设计之一——一把直接带着凹槽的伞便经过充分考虑影响到了人们和客户的使用心理。比如下雨天,当人们等车或者挤公交时,一般都会把伞直接收起来,但有时一只手又要拿伞,另一只手又要自己拿一个袋子,很不方便。深泽直人充分思考到了这个潜在的需求,设计了一把带凹槽的小雨伞,在把带凹槽的伞直接杵在地上时人们和客户会很自然把伞上的重物直接挂在上面。

还有他为自己的无印良品量身设计的cd机时,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拉线绳通电扇,一只手拉线,整个自己的房间就会给人有如沐春风的美妙感觉,那种美妙的感觉。因为这是其他按键开关所没有的,于是他为那些怀念儿时的美妙感觉的年轻人们量身设计了这款自动拉线cd,而最真正吸引年轻人的,并非它所需要借鉴的拉线绳通风扇的外观,而是连贯流畅、无须思考的交互性,拉下线绳和开关,cd通风扇就开始慢慢地转动,播放美妙的音乐,一气呵成。随着音乐慢慢地飘满了空间,有种如沐春风的美妙感觉。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产品设计较好地让情感生活的一些行为和细节都变得如行云流水般的简单自然,充满了行动的和诗意,这也正是深泽直人无意识产品设计的理性和深泽直人感性的两种内在价值。其实,每个深泽直人的身体和内心深处都已经积淀了宝贵的情感生活体验和宝贵的情感和财富,这种产品设计的目的便是从每一个用户的情感生活角度进行思考、感受,用一种同理的心理方式体察到了用户的真实情感和需求,并较好地抓住一些点和细节进行了设计。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较好地充分利用了每一个用户曾经在生活中有过的一些行为和细节,调动了每一个产品使用者的一种情感和细胞。与其说产品设计过程是一种情感创造的过程,不如说是产品设计师与每一个用户之间的一种感情交流,这种感情交流虽无形,但深刻。

(三)关注细节

细节设计是由产品中的表现、情感、色彩等微妙的各种东西和细节组成的,设计师和接受者应善于去深入体会和理解用户在其使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感受,感受和接触对方的各种心情。当产品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表达的时候,接收者往往可以从这些微妙的表达当中获得微妙的产品细节感。而设计师深泽直人本身就是一位对产品细节一丝不苟的产品设计师,尤其擅长的是善于把握一些非常符合我们的用户需求和生活习惯的细节。

他自己创立的±0品牌,就很直接的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于设计的态度——误差为0。深泽直人将这个品牌系列商品的共通视觉设计的语言规定为木材的边缘倒角=r2.5毫米。其视觉设计依据主要是以往生活中人们多意识的使用一些木材及其制品,在长期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中手在木材的边缘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边缘倒角r,而手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意识感觉到的这个角度大约也就是2.5毫米左右。手在长期的使用和接触中已经逐渐习惯这个角度的大小,这个角度就是一种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系列商品中的视觉设计角度,以此逐渐成为系列商品的一种共通视觉设计语言。

在设计日立客用电梯时,他也把关注点放在了平常人们不会留意的角落——这里常常是人们搭乘电梯时无意识会靠拢的地方。于是他将电梯的四面墙连成一个没有尖角的圆弧形,给人一种温柔的包裹感,而四周的扶手也同样采用的是圆角设计,方便抓握。此外,他还给电梯设计了一款液晶屏幕,不仅能显示楼层、天气等基本信息,还能让乘客通过图像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区域地图,方便一些初次到访的客人。

三、“无意识设计”背后的文化

深泽直人所说的“无意识设计”,就是循着存在于人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和需求,将被人们作为设计的主要对象的潜意识和特质最直接最简单地直接呈现了出来,让你的产品突显成为你的产品,让功能的突显成为功能。设计该怎样就怎樣,原原本本,自自然然。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就是一种极简现实主义的设计,一种视觉体验的设计,场景的设计。充分地在设计上考虑到了人、物、环境之间最自然、和谐的相互关系。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日本产生像深泽直人这样的产品设计师,这样的产品设计文化呢?这与设计师在日本的文化和本土汉传佛教文化发展关系密切。因为日本的文化长期深受来自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汉传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和日本之后,与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汉传佛教神道和禅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中国和日本特色的佛教和禅宗的文化。明治维新的这个时候,虽然极力向西方传统文化学习,但是,却并没有完全舍弃其本土的文化,使得其传统与现代合而为一。

静和空,是禅意的重要特点,禅推崇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朴素的、返璞归真的心境,用物质的“少”去寻求精神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和想象余地。禅意的设计直取事物本质,不为形式所拘,强调人的潜意识,要求设计回归最基本的形状,围绕设计的核心,没有多余的装饰。抛开可能干扰人的因素,提取单纯的形态与功能,克制而清晰,彻底而纯粹,本意而自然,是融入生活的、没有精神负担的设计。这便是“禅”所追求的意境,存在的,能感受到的,但不突兀、不张扬,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玄妙感觉。[2]

而设计师深泽直人则将他在日本现代艺术和国际化设计领域的多年和专业工作经验,和他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的深刻感受和运用融入他的作品设计当中。他一直以来致力于通过一种日本人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并为作品提供了一种当代的感性,一种现代的仪式感,一种个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平衡,它的灵感来自一个日本人自我意识的最深处。[3]在他本人看来,一个日本设计大师的作品不应该刻意打扰日本人,应该具备禅宗的思想般给予日本人宁静美好的视觉享受,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每个细节。就像他曾经这样说的:“我们要从‘设计特殊转变为‘设计平常。”

四、小结

对于设计师深泽直人来说,设计其实就是无意识的去发现和寻找人们无意识的一个核心,要在人们的无意识中发现新的灵感,把无意识的设计灵感体现在了人们的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这种无意识设计深刻地说是受到了中国和日本的禅宗和佛教文化的深深影响,也充分体现了设计师深泽直人对于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环境,对于用户以及对于细节的把控能力,去发现和挖掘物与人最原本的关系。而在无意识的设计之外,这种“无意识设计”的“本原”的理念和感觉更是体现在设计师深泽直人对于作为一个设计师基本身份的深刻理解:从不以设计大师的称号自居,也尽量避免自己的品牌名字直接出现在其产品上。对他而言,设计不是一件艺术作品,设计其实是种艺术生活。设计师要真正专注于什么产品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的设计师都需要思考和学习的一个地方。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黄奕佳,刘苏.从深泽直人设计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35-37.

[3]深泽直人.深泽直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
响堂山石窟忍冬纹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映射理论的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作品赏析(1)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
腰椎穿刺定位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