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泛音列视角看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

2019-10-12 14:21杨维佳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摘要:斯克里亚宾以“神秘和弦”为核心的独特和声体系,在音乐学中独树一帜,他创作晚期的音乐作品更是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通过从“神秘和弦”中音高在泛音列中的位置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审视,能够使这一作曲理论充分的被我们认识。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泛音列

一、前言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ievitch Scriabin,1871—1915),俄国钢琴家、作曲家。《音乐大百科全书》条目对斯克里亚宾记录道:“从他的OP.1(1885年)算起,到最后创作OP.74(1914年)止,他的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29年。”斯克里亚宾的初期创作传承了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风格,经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与尝试,逐渐地建立起一套新的和声与作曲原则,即以“神秘和弦”为核心来进行音乐的调式和声的创作。

二、“神秘和弦”与泛音列

“神秘和弦”为核心的和声体系的确立自然是因为其著名交响诗《普罗米修斯》(op.60)这一晚期作品。斯克里亚宾本人曾对该作品中所使用的属七和弦做过这样的表述:“这不是一个属和弦,而是一个主和弦。”像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一样,在斯克里亚宾的这一“神秘和弦”调性体系中,属七和弦作为主和弦是作为一种既定的作曲原则使用的,所以斯克里亚宾的作品始终带着未完的“漂浮神秘感”。初期的“神秘和弦”是四度叠置的和弦(C、升F、降B、E、A、D),随之斯克里亚宾创作了“斯克里亚宾音阶”,它将各音横向排列而成“C、D、E、升F、G、A、降B、C”,属于“人工音阶”。

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研究较权威的理论说明记录在《简明牛津音乐史》一书中,书中将“神秘和弦”称其为“合成和声”。“合成和声”为基音构成的和弦与它们上方以四度排列所形成的音高是由泛音列中的第9、10、11、13、14分音的组成,应当是“完美的”声音组合。但这样的连续排列缺少第12音分,也未解释其音响效果“完美的”原因。不难看到,斯克里亚宾晚期当作“主和弦”使用的“神秘和弦”及其结构特征,竟然与自然泛音列的物理属性非常的一致。没有准确的资料证明这种“巧合”到底存在哪种内在关系,也没有相关的记录证明作曲家有意以泛音列作为他建立晚期调性与和声的依据,但事实上的这种相似性,使这位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作曲家在我们眼里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通过下面的谱例与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斯克里亚宾晚期“神秘和弦”与自然泛音列生成的音响基础之间的一些内在的联系。

谱例1左边是以C为根音、由六个按增四度、减四度和纯四度叠加起来的音构成的“神秘和弦”,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作品中常常就是以此框架结构的和弦作为主和弦使用,由此便构成了“神秘和弦”的各种形态的变体。谱例右边是从和弦内部解剖根音与上方各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大三度与小七度的三个音是“神秘和弦”的三个骨架音(核心音),其余的则是和弦中可以改变的附加音。通过这个谱例,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神秘和弦”内部各音之间所具有的自然物理属性。这个和弦所体现出的音程关系和音响特征与泛音列1~13泛音所提供的自然音响基础不得不说是非常相似的。

斯克里亚宾的晚期音乐作品的特征具体就表现在以大三度、小七度框架为核心的“主和弦”上,任何和弦(包括“神秘和弦”)都建立在这三个核心音之上。首先,和弦根音上方大三度地位的确立排除了小调的本质特性;其次,小七度音成为和弦的骨架音又排除了传统三和弦作为主和弦的可能,从而確立了以大三度和小七度为框架的“调中心”地位,更加表明了斯克里亚宾晚期调性与和声在传统调性碁础上的进一步扩张;最后,将三全音音程纳入主和弦结构中,则完全从本质上体现出斯克里亚宾打破了传统大小调调性功能和声体系。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阐述,我们对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同的作曲家在创作的准备期是从选择不同的创作材料开始的,所以反推一下,不同角度的认识方法在分析其最后的作品时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全面的认识作品。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所体现的作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在音乐的作曲和声中增添了创造性的和声色彩,还为我们后续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应用案例,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音乐分析方法去更深入的了解学习“神秘和弦”。

作者简介:杨维佳(1994.7-),男,汉族,山东东营人,济南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科技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