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的“浪花”纹样在《神奈川冲浪里》中的嬗变

2019-10-12 14:21毛宇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嬗变纹样浪花

摘要: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确立了“浪花”纹样的基本范式,并在以后各朝代的山水画中沿袭。至明代愈渐成熟,略具装饰性。本文以中国山水画中的“浪花”纹样为切入点,探讨它在《神奈川冲浪里》中发生的嬗变。

关键词:“浪花”纹样;嬗变;神奈川冲浪里

据史书记载,中日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至明清,中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明代后期及清前期,日本处于江户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派出大量的遣明史。例如日本京都相国寺名僧雪舟等杨,精于绘画,曾精心研习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画法。每当这些遣明使回国,都会带回中国大批的典籍、书画,不断给日本文化界以新的刺激。

“浪花”纹样在我国南宋时期已具雏形,并在之后各朝代山水画中不断发展嬗变,直至成熟。《神奈川冲浪里》是葛饰北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画中的海浪形象极具中国风。笔者查阅资料发现他作品中的浪花纹样与中国山水画中的水纹样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宋代确立了水纹的基本样式

隋初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正式从人物画的背景地位脱离出来。其中对 “水”的刻画也不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所描绘出来的“水不容泛”的稚拙形象。此画中的水面泛起了微微涟漪,用“网巾水法”表现水面的波纹。水不再是“死水”形象,而是在画面中流动了起来,开始有生命力。

中国山水画中真正地把“水”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的是南宋的马远。他所作的《水图》一共有十二幅,是中国山水画“水”形象的转折点。他作品中的“浪花”纹样是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符号。《黄河逆流》与《层波叠浪》都对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其中《云舒浪卷》里面的巨浪最为精彩,马远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高高扬起的浪头,仿佛咆哮着腾空而起。

这三幅作品都用线条生动地勾勒出了波浪的轮廓和动势,对“浪花”的形象进行了创新,使它成为一种符号。马远对“水”的画法进行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总结,确立了水纹的基本样式;并运用到了以后各朝代的山水画中,作为一种范式流传下来。

二、明代陈洪绶《黄河巨津图》中对“浪花”纹样的沿袭

南宋以后,水不再是单一的表现形式,无论是面对平静的水面还是激荡的湖面都可以找到表达方式。除了马远的十二水图,还有一些山水画家也为水纹纹样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佚名的《赤壁图》册页,以一叶扁舟为主的局部山水,描绘了苏子泛舟游赤壁的场景。整幅画水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水流激荡、惊涛拍岸。画中对浪花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能够清晰可辨出具体形状。

至明代,陈洪绶曾两渡黄河,有感于黄河的雄伟,目识于心,绘就了《黄河巨津图》。此图以滔滔黄河中的一个渡口为描绘对象,黄河波涛汹涌,数只帆船摇荡于水面。水作为重点刻画对象,以墨笔勾出浪花,复用白色渍染,用笔较实,线条劲健而略具装饰性。

《黄河巨津图》中的浪花纹样与南宋时期马远《水图》《赤壁图》相比较,明显看到三者在水纹描绘方式上的高度相似性。它们都是用勾线法表现,激起的浪花形状都如鹰爪一般,具有装饰性意味。所以陈洪绶画中的浪花纹样是对南宋的沿袭。

三、“浪花”纹样在《神奈川冲浪里》中的嬗变

《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海浪形象,已然成为一种符号。早期浮世绘刚刚兴起时,日本画师的原创功力很弱,随着中日的航海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了日本,为日本绘画提供了养分。特别是明清的版画及《芥子园画传》的输出。葛饰北斋是一个中国迷画家,在他进行这幅画的创作之前,曾大量临摹过中國的山水画作品。仔细观看《神奈川冲浪里》这幅作品,不难发现它画面的浪花纹样、构图、三只小船等都与我国古代的山水画高度相似。

《神奈川冲浪里》所塑造的浪花纹样以线造型,画中高扬起的层层浪花如同鹰爪的形状。此画中的浪花纹样以装饰性为主,对海浪进行了高度概括。南宋的名画作被称为“日本美术之母”,而在葛饰北斋画出这种“鹰爪”纹样的浪花之前,我们中国的画家在南宋时期就已确立了这种水纹样式的表达范式,比他早了600多年。

葛饰北斋的创作年代正对应于明朝,这个时期,陈洪绶的艺术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在《神奈川冲浪里》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南宋在浪花纹样的表达上面,多以写实为主,马远《水图》中卷起的浪花纹样是“鹰爪浪”的雏形。陈洪绶的《黄河巨津图》中对浪花纹样的刻画已经趋于成熟,他首先以墨线勾勒出纹样,复用白色渍染,用笔较实,线条劲健而略具装饰性。这与《神奈川冲浪里》的“浪花”纹样极其相似,都如鹰爪一般,气势逼人。卷起的浪花正面统一用白色渍染,与葛饰北斋的浪花一样正面留白,暗面的水纹用线组成面,装饰意味明显。

四、结论

总之,《神奈川冲浪里》中的“浪花”纹样是从中国山水画中嬗变而来的。这种嬗变背后有着思想潮流和文化背景转换的深层原因。中国山水画中的“浪花”纹样在日本经过冲击与变异,使葛饰北斋把它与本土的自然地貌,文化风俗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朱燕,马浩.马远《水图》的“水”样式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4(06):52.

作者简介:毛宇,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嬗变纹样浪花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浪花一朵朵
浪花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浪花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海上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