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下传统符号的视觉文化语义

2019-10-12 01:10彭子微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视觉数字媒体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发展得更加多元化,在现在艺术氛围下,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传统符号的需求与应用具有深化的价值意义,传统符号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依托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知,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分析数字媒体下传统符号的视觉意蕴和文化表征,从而能够对新时代下的传统艺术有新的认知,挖掘数字媒体下传统符号的视觉语义。

关键词:数字媒体;传统符号;视觉

数字媒体艺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技术的进步对于视觉审美需求增加,从而矮化了艺术背后的文化魅力,传统符号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失,传统符号被应用到数字媒体技术中,传统文化通过科技的演变发展为一系列艺术符号,满足了当下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传统符号蕴含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打破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使大众看到了传统符号视觉冲击的同时增加了文化素养的熏陶,传统符号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视觉、语境、文化方面都有了更多的变化,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中得以发扬。因此,将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融入现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传统符号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视觉应用

(一)传统民俗

传统符号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形成,形成的民俗、书画、纹样等传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时代审美意识,承载的艺术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形成新的视觉语义,在数字媒体技术下,传统符号在视觉表现上更加多元化,方便灵活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如通过VR技术产生互动,模拟剪窗花、画脸谱等传统文化,使枯燥、烦琐、无味的制作过程变得亲切、真实、有趣,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给人身临其境的体验。正如我们所说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一种视觉化的审美文化创作,它以民间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为题材,通过可视的图像实现作品内涵的传达。[2]

(二)传统画作

传统符号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是对文化内涵、审美风向的概括归纳,要让传统符号在满足现代视觉前提下,还要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诉求,因此,传统符号在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常常被应用在各个方面,如网页、手机、电子书、电视广告等平台,传统符号被赋予新的活力,出现了动态的视觉形式,这种全新视觉表现形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发展,从根本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习惯。如故宫博物院制作的《雍正行乐图》动态版走红网络,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对《雍正行乐图》进行了“改编”,制作出动画版的《雍正行乐》,雍正帝或是松下抚琴,或是穿着武士服与猛虎搏斗,或是临河垂钓,再配合轻松活泼的文字说明。通过现代技术赋予了古画新的生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生活理念和话术,让我们全方位的了解了古代皇帝的各种面貌,展现了一个“活”的皇帝。在這系列动态图中,静与动、传统与现代生相得益彰,使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给人以轻松诙谐的感受。通过视觉动态艺术解读表达图像,用调侃的方式产生共鸣,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

(三)传统纹样

传统纹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代图案的形式概括,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都有属于各个时期的朴素审美和文化诉求,纹样的发展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导向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纹样依然被应用于视觉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凤凰”“瑞兽”纹样经常被运用在动态表情上和儿童绘本中,形成3D的动态效果,原本静态的纹样被现代科技使用范围扩大化,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视野,观感形式丰富,效果呈现动态化,使其生动有趣地展现在生活中。

二、传统符号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文化语义

在数字媒体技术下中传统符号元素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适合本土文化的设计语言,赋予了时代的独特的本土化视觉审美。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传统符号不只是视觉符号的呈现,符号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才是符号本质的表达,所蕴含的的朝代的社会文化、审美风向、政治思想等被凝聚在符号中,得以传承和延续,数字媒体技术下的传统符号在传承了情感的表达基础上,打破了原有符号的存在模式,形成适应社会的潮流文化,符号蕴含的视觉冲击和情感文化被重新定义,以新的体验互动,使人们回到了古代,更深层次的了解当时的文化所传达的语义和内涵。

三、结语

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于科技与生活、艺术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将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效融合,打破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界限。设计者通过科学技术创造改进了传统文化的再生,从而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文化语义,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符号在书籍设计、插画设计、动画设计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当下的视觉形式,传统符号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也暗藏着新的文化表征。这不仅仅是对传统符号艺术风格的延续,更是传统文化语义的延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折文菁.数字媒体艺术中“中国画元素”运用初探[J].中国报业,2018(14):87-88.

[2]孔成.数字媒体环境下中国画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53-55.

作者简介:彭子微,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数字媒体
教具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黄山标识性材料设计的“焦甜香”表达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动画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