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时代感

2019-10-12 05:37张佳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时代感艺术语言播音主持

张佳

摘要:在当时的社会时期,以当时的时代特点来创作符合当时文化背景的艺术语言,表现着当时时代的大环境。就像文学艺术在时代中的变迁,从文言的之乎者也到现代文学的言简意赅,无不体现着时代的大背景。这是以当时的视角来表现当时的特色,那么在如今的视角下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表现特定时代的艺术作品或者体现一些过去的时代感时,如何以正确的形式和技巧来反映当时当地政治经济、人物心理等作品,就需要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好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时代感。基于此,本文对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时代感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时代感

一、引言

时代感的存在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所决定的,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几十年间,播音主持艺术的语言风格也在各个时期里有着不同的艺术感染力。这就像是我们在穿衣风格方面所产生的变化,从最开始的颜色单一保守,再到后来的色彩丰富开放,其实都是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转变。事实上,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所以当我们以现在的心态去播送从前某个时期的作品或稿件的时候,如果不能准确的在语言中带入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很难胜任更高层次的播音主持工作。

二、各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

(一)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

新华广播在当时抗日浪潮及复杂的国内政治局面下创建并开始播音,这是党为了鼓舞中华民族的抗日热情和宣传党的战线部署。这一时代的特点就是激情、憎恨和信仰,因此这一时期的播音主持艺术的语言也充分体现着这个时期的时代感。以爱憎分明、斗志昂扬、气势坚定的语言时代感来鼓舞当时受尽屈辱的中华民族。将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传递给千千万万受苦的人民大众,为中华民族的胜利鼓劲加油。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代感

新中国成立,人民欢欣鼓舞期待新的生活,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百废待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这时候需要人民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需要亿万人民具备奉献精神,需要领导干部真正地体贴刚从战火里走出来的困苦群众。新中国成立之初,还遭到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封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及曾经携手并进的周围大国的责难,需要给人民群众积极的信号和动力,坚定伟大事业的决心。

这一个大的历史时期,涌现了很多播音大师以及感人至深的播音作品。例如夏青等人的“九评”系列——“事实是雄辩的,事实是最好的见证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吧”。这样坚定、自信的播报,为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论战里坚守住了道路自信。机关、学校、街头……集体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可以说这样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代人的性格。

正是有这样的鼓舞和肯定,在新中国的建设里,也不断地发现令人赞叹不已的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对于清苦的人民来说,是曙光,是盼头,是亲人一样的温暖。

齐越播送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通过切身的体会,用感人深切、情绪饱满的播音风格,把焦裕禄的一心为民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塑造了人物典型影响至今,更是把典型人物的精神传达给了千千万万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不畏艰难、保家卫国,这些都是通过老一辈的播音艺术家传达给了人民群众。正如齐越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我以此引为自豪”。这一历史时期的播音艺术家们肩负着“坚定信念,传达真理之声”的重任,自然具备了坚定、鼓舞、情绪饱满的播音语言特点。在创作手法上,吸取了各方所长,在坚持党性原则的立场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员,也是为后来的播音主持事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积蓄了力量。

(三)改革开放后的时代感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了当时社会的首要任务,其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多样化,人民的需求要呈现了多元化。此时的播音主持艺术的语言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以适应人民的需求变化。其语言形式也从过去的“播”向“说”或“说播联合”的形式变化,以更加自然、贴近人民生活的特色来表现当时的时代感。

(四)新时代的时代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播音和主持的语言风格也开始向多角度的格局特色层面进行转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前的电视广播节目为了满足时下受众和资本的需求,无不争相寻求模式上的突破和标新立异。尤其是在当下综艺选秀节目异军突起的大环境下,有越来越多的演员和歌手都扮演起了主持和播音员的角色。这是一个常见现象,但是我们在其中却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不可将其作为这个时代的特色主持语言风格来定论。

三、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时代感的把握

在不同时期,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和时代感的表现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必须需要坚持党性原则,需要坚定政治立场。播音主持人员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引导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同时播音主持人员需要在播音的同时,不能脫离受众,要不断分析和了解受众的需求,使信息的表达方式能够引导和感染受众,要与受众的情感和生活体验产生共鸣。正是在这些细节中才能体现出时代感。时代感是对意识形态的一种传承和发扬,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兴起的当前,播音主持人员需要正确地看待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正确地看待传受关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了解和分析,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技巧,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不仅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也是一种发展契机。

四、播音主持艺术的自身特性与时代感的关联

有很大一部分播音主持人在现下这个年代里,开始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主持风格,他们认为这就是自己优于他人之处。但是殊不知,任何的个体都无法超越整体,成为那个跳出全局的幸运儿。因为,社会环境决定了语言的时代感,所以每个个体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稳健前行。因此,当代的播音主持人员就应当在尊重时代感的前提下,找寻自己的风格,只有根植于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汲取养分,才能留给观众们深刻的印象,进而创造出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理论上说,一个人的主持风格虽然是独有的,但是却也正是源于这种唯一才组成了这段时期的语言风格,因而我们说播音主持的自身特征和时代感息息相关,我们应当积极地做好全面的规划。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说时代感是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那么语言就是其衍生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当代播音主持人能更好地掌握表达的技巧,才可以从时代的回响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由此,研究每个时期艺术语言中的时代感就成了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必修课,因为只有对此有所精准地把握,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社会形势中规划好正确的前行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玉.艺术无标准表达有规范——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表达》[J].传媒,2017(18):102.

[2]王海波.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律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142+151.

[3]王倩.从艺术语言到语言艺术——对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4):87-89.

猜你喜欢
时代感艺术语言播音主持
以鲜明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