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9-10-12 05:33张英超
艺术大观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发展

张英超

摘要:河南省镇平县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镇平县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阐明镇平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希望更好地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镇平县;文化事业;发展

镇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伏牛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09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这里地处中原,古称涅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是一代名将彭雪枫将军故乡,首任县令为著名诗人元好问。镇平还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全县共有文化馆、图书馆、彭雪枫纪念馆、文化市场稽查大队、电影公司、戏剧艺术团、剧院、青少年艺术中心、有线电视台等事业单位9个,干部职工38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6人,中专以上学历占75; 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有文化服务中心22个,建农村文化大院409个(文化活动室),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28个,2000多人,其他门类的文艺人员3000多人。基本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目前,石佛寺、贾宋、卢医、侯集被命名为省先进文化乡镇;文化馆、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三级文化馆、三级图书馆;彭雪枫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镇平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实践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部门采取以文养文、社会赞助、政府补贴的办法,利用国家法定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努力做到“节节有文艺演出、月月有文化活动”,平均每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0余场次。从2016年起,石佛寺镇政府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民间艺术会演,每次会演都有全镇20多个村代表队200多名民间艺人参演;每年的“双节”都举办文艺晚会、民间艺术大踩街、元宵花灯会展、灯谜竞猜等活动;玉雕节组织举办大型开幕式表演、民间艺术大赛、青歌赛、书画展等;其他一些纪念活动,也都举办了各类不同的大型文艺演出。例如: 2007年,县文化馆组织举办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地方戏迷擂台赛和纪念雪枫将军殉国60周年的“忠魂千秋”大型文艺晚会;2005年8月份,举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大会”。尤其是在2019年上半年,为弘扬镇平“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一文化品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平县委、县政府把举办民间艺术大赛作为全县该年度为民要办的八件大事之一。按照“城乡联动、全民参与、气氛热烈、富有特色”的原则,通过全方位运作,高效率实施,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演出一百多场,数十万人次到现场或通过广播电视观看了比赛,受到了广泛赞誉,《南阳文化信息》先后两次向全市各县转发了镇平举办民间艺术大赛的成功经验。《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市电视台等省、市主要新闻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全县组织参加省、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大赛,共获奖牌数36个,其中获省一等奖5个,市一等奖7个和单位组织奖5次。演出的《嫂娘情》参加市第五届戏曲大赛获金奖, 2014年被评为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组织编排的大型现代曲剧《彭雪枫在淮北》,参加市第六届戏剧大赛,一举夺得金奖,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同时还获得了剧本奖、导演奖、乐队伴奏奖、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特殊贡献奖、优秀个人组织奖等七个单项大奖。获奖项目居所有参赛剧目之首。 2006年,曲剧《彭雪枫在淮北》、歌曲《动感玉乡》、图书《涅阳笔记》获市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三)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繁荣健康

全县共有网吧42家、音像、书刊门店26家、印刷企业12家、复印、打字门店32家、歌舞娱乐场所3家。为切实搞好全县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的整顿规范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强化经營户的依法经营意识。先后开展了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场所、演出市场和印刷企业、书报刊门店、中小学校发放教材辅读物等七大行业的专项整顿活动。文化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组织了多次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做到了突击整治,快速打击,快速结案,严惩违法经营者,彻底铲除文化垃圾。在今年开展的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和以音像制品为重点的“反盗版百日行动”中,全县共责令停业整顿违规网吧11家,处罚22家,取缔黑网吧3家,对证照不全的9家给予警告,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800多盘,有力地震慑了非法经营活动。镇平的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连年被市文广旅局评为先进单位。

(四)文物保护措施得力

镇平的文物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精神,健全县、乡、村三级文物安全保护管理体系,加大文物法规宣传力度,管教并举,打防结合,有效地保护了全县地上地下文物安全。连续实现了文物安全年,成为全省文物安全保护比较好的县之一,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的表彰。

(五)文化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基础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镇平通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盘活文化现有资产、优化资源,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全力以赴抓好电力广场、会展中心建设、文化馆扩建、图书馆建设和彭雪枫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城区文化设施建设。2018年县城投资800万元对原电力广场提档升级,建起了包括音乐喷泉、舞池、绿地、法制宣传在内的十多项内容,成为县城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中心。投资4000多万元的文化会展中心已投入使用,县图书馆新馆大楼总投资200万元,于2013年12月3日圆满竣工。县文化馆筹措社会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开办了展览室、游艺室、排练室等文化活动项目。彭雪枫纪念馆向上争取资金700多万元,于2014年9月份完成了雪枫广场和主展楼扩建工程。另外,在乡镇文化“四基”建设方面,贾宋、石佛寺、侯集、卢医等6个乡镇,文化站房舍都已达到10间以上,城关、马庄达15间以上,另有7个乡恢复了5-8间文化站房舍,至今全县文化站房舍已回升180间。村级文化室、文化大院, 由2001年的77个,新增加85个,目前达到165个。石佛寺镇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玉文化广场和玉文化中心。玉文化中心集玉文化博览、报告厅、游艺厅、活动厅为一体,尽现玉文化风采。目前,全县整个文化硬件设施在全市属一流档次。

(六)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

作为“中国玉雕之乡”的镇平县,玉雕传统源远流长,玉雕艺术久负盛名,玉雕产业长足发展,在全县23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从事玉雕生产,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产值15亿元,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6亿多元,成为镇平的支柱产业。全县业余剧团、曲艺茶社、民间艺术团队等文化产业组织106个,从业1500余人,年收入五百余万元。文化书刊、音像、印刷、网吧等企业、商户180余家,年收入26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文化设备陈旧、老化,文化活动阵地缺乏,乡村文化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文化经费严重短缺,各类文艺人才青黄不接,个别艺术门类可以说是后继乏人,影响制约了文化业务活动的开展。

(三)个别文化单位受市场冲击大,经济滑坡,正常工资发放困难,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经济步子不大,文化经营意识不强,招数不多。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文化建设摆上主要的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文化工作“四纳入”和文物工作“五纳入”的政策规定,把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使文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党委、政府牵头的文化工作协调组织,认真研究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帮助解决文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对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一是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并保证其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切实落实中央对文化事业經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提高文化事业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改变我县人均文化事业费偏低的状况,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制定完善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引进高等院校培养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文化艺术工作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二是改革人才管理办法,建立自由流动、富有激励、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突破原有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人才为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模式,逐步实现单位所有形式向社会所有形式转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承认和尊重知识的价值,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为人才成长和发挥才干创造宽松的环境。改革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确立以业绩取向的人才价值观,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苏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调查[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323,334.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