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众化模式下的博物馆绘本设计

2019-10-12 10:38张文蕊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绘本不同于普通绘本,是以博物馆文物和展览为基础的文化教育产品,本文以《一日香事》为例,浅析博物馆“泛众化”教育模式特点在绘本中的应用,从受众分析、知识筛选、图画语言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博物馆绘本设计中兼顾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的阅读需求。

关键词:绘本设计;博物馆;大众教育

博物馆是公众文化服务机构,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展览和教育工作要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博物馆文化传播必然要立足于“泛众化”教育理念。博物馆绘本是介乎于图书和文创之间的新型博物馆文化产品,因其图像丰富、价格亲民、兼顾科普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喜爱。绘本《一日香事·带你认识古代香炉》正是基于泛众化博物馆教育模式而展开的一次有趣探索和生动实践,此书以安徽博物院“幽香氤氲·香具香品香文化”展览为契机,打破了绘本是儿童读物的思维定式,从受众分析、知识筛选、内容设计、图画语言等方面,向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目标读者分析

绘本《一日香事》读者对象为亲子家庭、青少年和成年观众。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人们倾向于短阅读,对于单一的文字和过长的内容缺乏耐心,因此博物馆绘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传播文博知识在“读图时代”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亲子家庭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幼儿教育,孩子们对图像信息有着天然的接受力,绘本中简单的图案、鲜艳的色彩、童趣的文字,都可以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即使是针对低龄儿童的绘本,也需要在家长的陪同和引导下实现有效的知识摄取。青少年对图文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远高于少儿群体,也是图像消费的主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亟须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知,是博物馆绘本的重要读者。成年人在以家长身份陪伴阅读之外,也会为寻求轻松的阅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是博物馆的主要参观群体,同时也是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主要购买群体,适读于成年人的绘本可以更好发挥博物馆公众教育的功能。

二、知识筛选

知识筛选是构建绘本的重要一环,决定了绘本内容设计的基础方向。

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既要尽可能涵盖展览中的重点内容,也要加入扩展信息,形成绘本的自主知识架构。《一日香事》绘本没有局限于“幽香氤氲”展览内容,由于绘本的体量和性质决定了无须把所有展品尽数收录,所以只选取在香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较高的经典香炉进行图文并茂的诠释。考虑到香炉是香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绘本的知识主体确立为“带你认识古代香炉”。

展览中受到题材、场地和藏品的限制而无法实现的知识展示,在绘本中都可以一一实现。例如此绘本中,将展览中的铜鸭型炉与同类型的雁炉、凤炉和瓷鸭炉并列比较,让读者了解祥禽香炉的形态变化和产生这些变化的文化背景,此外还有香料和燃烧方式、“隔火熏香法”的具體步骤、使用薰笼熏衣的流程、香逑的内部构造和使用原理等等,这些内容仅仅通过阅读文字并不能得到清晰的答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诠释,能让读者更清晰地体会和消化这些知识点,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三、内容设计

在绘本设计中,故事性、趣味性和科普性是博物馆绘本的组成要素,故事场景设计注重细节,既要保持绘本内容本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又需要确保与展览内容流畅衔接。

叙事主线是内容架构的关键,《一日香事》摒弃了历史文化题材创作中常见的时间线,以宋代人日夜用香为灵感,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一日”,把发生不同朝代的用香场景压缩在一天当中,分别用起居、悟道、礼佛、宴请、品香、静读、咏香、熏被、熏衣九个场景,描绘古人祭祀用香和生活用香的常态,为读者构建最直观的香使具用情景。在用香场景内容版块,文字轻松诙谐偏口语化,字体为儿童风格的手写体。

文物知识重点体现在对香炉器型详细图解,每一个精美的香炉都手绘而成,与器物本身或实物照片相比,手绘图可以较为自由地凸显局部特征,让读者可以发现在实物上不易体会的细节,以及较为个性化的关注点。这一部分的文字使用书面用语,力求科学严谨,适合成年读者深度阅读。

四、图画语言

绘本以其视觉优于文字的特点,决定了“绘”是关键。《一日香事》的绘画风格贴合“香文化”传统艺术气质,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现代插画形式相结合,营造沉稳又不失活泼的氛围,画面仿照中国传统绘画的墨色效果和轮廓勾勒形式,色彩低调不浓艳,人物形象简洁明快。场景设计充分突出香事场景的氛围,使本书的主角香炉在画面中达到醒目而不突兀的效果。书籍封面设计为函套式,文字和人物形象紧扣内页风格,装帧采用了古代经折装样式,由于经折装没有固定书脊,这本书就有了更多的阅读方式,既可以逐页翻阅,又可以单独把香事场景图连接起来,增添了互动性体验,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儿读者,都能找到合适的阅读切入点。

博物馆绘本既是独立的文化产品,又可作为展览的辅助读本,不仅可以帮助观众在观展时轻松获得知识,还能在参观结束后通过翻阅绘本回想起展览的美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参观体验和展览价值,有效地增添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黏性。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曾提出终身教育理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博物馆绘本设计不应只考虑儿童视角,更要以博物馆社会文化处境出发,找到适合不同受众的表达方式,发挥博物馆大众教育的本色。

作者简介:张文蕊,安徽博物院。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