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玲油画作品中花卉元素的图像学解读

2019-10-12 11:05伍月
艺术大观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图像学女性

伍月

摘要:图像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本文以当代著名油画家申玲的作品为例,从图像学视角深入剖析其作品中花卉这一女质元素,依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概念的三个阶段展开,对花卉这一女质元素的表现形式、符号象征、文化本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申玲;花;图像学;女性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当代女性油画艺术是当代女性艺术门类中极具当代代表性的画种。这些当代女油画家们的作品虽然风格不一,题材多样,但她们作品中有着让大家产生共鸣的气质,一种代表女性艺术的特征和进行自我界定的元素,比如申玲的花卉系列作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与其他女性艺术家区分开来,使其具有某种风格代表性,比如她的《容易又秋风》《花自飘零水自流》《感时花溅泪》等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全是花朵或者花束,但这些,仅仅是其图像所传达的浅层内容,这里,我们用图像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

潘诺夫斯基是图像学成熟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图像解释三层次理论是一种吸收、继承和批判了李格尔和沃尔夫林的艺术史思考,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的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的方法论。第一层次是前图像志描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自然意义上的各种母题,比如一些基本的或自然的对象;第二层次是图像志分析阶段,就是将各种艺术母题进行传统性联系;第三层次是图像学解释阶段,即在自然和传统的基础上,深究其文化内涵。文章借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解释三层次理论,对申玲花卉作品进行多方面探究,分析花卉这一元素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含义,揭示女性艺术家在当代社会中真正的情感表达。

一、自然风景——艺术作品中花卉的前图像志描述阶段

前图像志描述阶段即研究自然意义上的艺术母题,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鲜艳的色彩表现或感性的构图形式,抑或是常见的花卉题材。在任何作品里,花卉只是作为基本的风景存在,这是它的自然属性,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践经验来加以描绘。

申玲的花卉作品的前图像学分析是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等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她的花卉系列作品与她之前大胆张扬的其他作品不一样,首先,在构图上,她没有遵循以往的构图形式习惯,作品整体画面大致呈现一个“满”字,所有空间都是她要表达的东西,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用了绘画构图的基本美学原则,即构图的对称、均衡与和谐,其中既有中心构图,也有“留白”的尝试。比如她的《容易又秋风1》系列,从上而下植物花卉的长势布局让这幅图充满了活力,亦或《感时花溅泪12》右上角的“留白感”,其实也就是在一大簇菊花旁留下了空间,不至于造成画面单调乏味。通过一团团,一簇簇的描绘,将其内心中汹涌澎湃的欲望连接起来,诉诸笔下,吸收了当代艺术的形式美与现代性,自成一格,别具特色。在色彩的运用上,申玲有自己的巧妙方式,她作为一个典型的女性画家,有着对色彩丰富的感知力,喜欢运用各种跳跃和富有生机的颜色,在这些系列作品中,她有不同的颜色偏好,并且确定基础色调之后就只会运用相近色充斥画面,比如草地的灰绿与湖蓝等基础色搭配营造出来的沉稳的绘画态度,艳红的桃花、纯黄的菊花等颜色的放荡不羁,还有红粉,淡紫等色真切的低调平淡的生活态度,可以见诸于她的各种花卉作品中,大多数描绘都在饱和度极高的画面中展现了不一般的效果。比如《感时花溅泪3》中,主要以姹紫嫣红色调为主,邻近色彩的灵活运用可以看出申玲绘画能力的高超,尽管色彩对比不强烈,但其中显露出来的和谐美感赋予了花卉除去本身作为一种观赏植物之外的神秘力量。

从多幅作品整体画面来看,申玲的花卉题材与她之前的题材区别很大,连绘画方式都与之前粗犷大气和灵动张扬的笔触不一样,这说明艺术家是在完全不同于以往创作状态中进行的另一个探索。

二、传统象征——艺术作品中花卉的图像志分析阶段

图像志研究是对作品的来源、作者、时间材料、形式、表现内容等要素的记录与考据,注重事实的查证。与前图像志描绘阶段一样,图像志分析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传统意义上找到形成原典类型史的艺术母题的综合性特征。作为图像学研究的第二步,图像志分析阶段关键之处就在于对画面艺术主题的阐述。花卉作为一种观赏物是文人抒情达意与“借题发挥”的载体,被古今文人赋予了许多的象征内涵,比如古时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典故出淤泥而不染等,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含义。

申玲喜爱花卉主题的创作选择,是她中年时期的沉寂之选,象征着她中年时期对生活、人生的感受。她的作品《容易又秋风》《花自飘零水自流》《感时花溅泪》等系列作品名称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诗词典故。《容易又秋风》这个名称出自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宴西楼》中的颔联“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这一句抒写了诗人留滞异乡的客愁和对时序更迭的悲叹,感叹蹉跎岁月,壮志消磨。《花自飘零水自流》来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感时花溅泪》来自于杜甫的《春望》,在这里,被申玲借用来给花卉作品命名,实际上是对这三位诗人情感表现的借用,加上自己独特的油画色彩处理方式和画面丰富的构图形式,所以形成了这一幅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不是画面铺满了碎花,就是花卉以藤蔓的形式散布在整幅画面之中,即使有人物,那也是以花卉为主,女人作为辅助性元素藏在这些画中,看似小巧可爱,却表达的是耐人寻味的惆怅。她的作品乍一看就是典型的女性藝术家小资情调与自娱自乐的体现,但这些花朵、女人等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和形象充满着悠然的诗意和美丽的梦幻,令观者饱享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

从这一阶段对图像的分析可以看出,申玲的创作饱含了她对生活的充沛情感,图中她将花和人物形象变形处理,要么表现成同等大小,要么花大人小,充满了幻想与超现实,反衬出一个女人对生活的美好渴望,她的作品在平和、温情的画面下,实则包含着某种对未来命运的强烈不安和忧虑,申玲将生活的感悟和对精神的寄托真挚的释放在了她的画中。

三、情感表达——花卉的图像学解释阶段

图像学解释就不仅仅是通过母题资料对象征性符号来找寻传统意义了,图像学解释的是更加深层、触及文化本质的内涵意义。

很多时候,花卉在绘画中变成与女性紧密相连的题材,而花卉传统的人文意义多已消逝于西方绘画理念中,更多的是表现女性的情感需求。首先,申玲利用较有视觉冲击的色彩和笔触,赋予花独特的解读背景,充分表达出自身对生命的狂热追求,同时,又流露出些许与性有关的焦虑、冲动等复杂的内心意象。在这些“满”的画面构图中,每一细节都焕发着她对生命的热情,充满着敏锐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其次,申玲作为一个女性画家的身份,也使得她的内心是感性且疯狂的,但她将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悟融入创作中,通过丰富的色彩表达、具体的花卉形象、感性的构图方式,赋予了花更多不同的深层次内涵。花本身作为图式符号,其作品充满了奔放的气息,在都市情感母题资料的影响之下,花意象更表达出她内心深处情感冲动的自由表达,花的形态在自由的变化,色彩在自然奔放的流淌,透露出对申玲最本我的自由和性别观念的表达。花卉创作当中,花卉作为一种美的象征物不仅受人所爱,同时亦有柔弱、短暂、易逝的精神所指譬如昙花一现的惊艳,尽管短暂而美丽,却使得伤感与美好共存。她这些艺术作品体现的深层感觉,直接对应着对生命的切实体验以及来自自身生存状态、方式的叙述。

图像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日常解读图像的基础方法,正确认识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图像意义更有利于作品的内容表达。由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代表,花卉被纳入绘画题材自古有之,程式化的绘画程式使得花的当代文化本质被忽视。我们应该将这种程式化进一步解放出来并深到精神深处,将主体审美活动从自然客体进行融合描绘。“为表现出画家的某种特定情思,对于外在形象的状貌,则只是画家表现某种特定情思的一种外在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要把握对象又超越对象而趋于无限的主体自由心趣。”正是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天性使然,她对自然元素那细腻巧妙的抓取,才使她创作出了这一幅幅表现出真性情与真感悟的画作。她的各种花卉系列充满了人性和生活的事实,成就了她个人经验的女性化表达。

参考文献:

[1]陈怀恩.图像学:视觉艺术的意义与解释[M].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

[2]帕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3]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马金辉.花卉题材在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创作中的表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5]刘明江.浅论花卉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意境表达[D].苏州大学,2016.

[6]劉耕源.中国女性油画家的花卉作品研究[D].江南大学,2018.

[7]林成文.从形式主义到图像学——潘诺夫斯基的透视学理

论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5):138-143.

猜你喜欢
图像学女性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