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的技巧性探究

2019-10-12 15:37王利华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技巧性戏曲表演探究

摘要:在我国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中,戏曲是较为突出的艺术表演形式。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承重视程度的提升,人们对戏曲表演的技巧性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相关从业者出于发展和适应人们需求的角度要加强对此类内容的探究。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戏曲表演技巧性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戏曲表演中技巧性的展现,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曲表演;技巧性;探究

一、引言

我国戏曲的表演技巧主要表现在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技能和场景互动等方面。其中较为传统且标准化的概念即为大众所熟知的唱、念、做、打。其内容既是相关文化的表演基础,又是提升戏曲演员艺术水平的表演要点。只有实现对此类技巧的熟练把控,才能对戏曲表演进行创新和突破,迎合时下大众对行业的各式需求。因此,本文对戏曲表演的技巧性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戏曲表演技巧性的内涵

从简单的角度来讲,戏曲表演的技巧性即为戏曲演员应用专业技术对情节推进、人物对话及神态动作进行细致处理能力水平的展现。如从较为广义的角度来看,就要从演员、乐队和场景三方面的影响进行逐步的深入理解。单看表演技巧,应以演员为主体,探究其与音乐、情景和道具的互动。其中,不同的戏具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亦存在不同的表演技巧,这些区别中便蕴含着技巧的要素。作为合格的戏曲演员,应当对此类要素进行熟知和掌握,进而实现相关戏曲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三、戏曲表演中技巧性的展现

(一)“唱”中的技巧性展现

“唱”,即为戏曲中的唱腔。在整体的戏曲表演过程当中,唱的技艺展现占绝大多数,票友评判一个好的戏剧演员,往往给予的评价也是“唱得绝了”。在此类技艺的磨炼当中,演员除了要在其中形成自身特点外,还要把握好其中技艺的娴熟应用。如在楚剧《站花墙》中有大段的应山腔的演唱,属于楚剧小调系列,轻快、活泼、旋律优美、给人以愉悦感觉,演员可通过呼吸的控制加重部分词语的音腔调动,抑或在尾音处加强颤音来体现个人演唱的风格,加强观众的印象,进而在群众对自身表演熟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个人风格[1]。

(二)“念”中的技巧性展现

“念”,即为戏曲中的念白。念白的存在能有效补充角色唱段互动之间的空白衔接,在部分场景中,念白独特的节奏更能丰满角色的形象,体现人物的性格。部分戏曲的念白部分包含当地方言的腔调,不但能使当地人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亲切感,且能在文化传输过程中加强戏曲本身的标签化,使观众联系地域特点加强对其的印象。演员在表演中展现此类技艺时,应保证吐字清晰,声亮气足。同时也应结合情节和唱词,将人物的情绪和性格特点进行融合展示。如在原创楚剧《楚剧大师沈云陔》中我扮演沈云陔的小儿子三伢,有一段念白神态和动作的结合,将一个小孩吃苦、受累、被生活所逼那种无奈状态尽数展现,台下观众也能随演员生动的表演产生共鸣,并沉浸在剧情之中。

(三)“做”中的技巧性展现

“做”,即为戏剧中的动作。在戏曲中表现中,最能具象表现技巧性的即为戏曲中各项动作的表演。传统戏曲“五法”中包括的手、眼、身、法、步均为演员技巧累积和展现的要点。其中拥有演员对细枝末节的捕捉,亦有令人惊叹的独门绝活。提到绝活类表演动作展示,如在楚剧《失子惊疯》中巡儿一幕为例,演员扮演母亲从上场到台中,细微的疯魔状态和适度夸张的表演、面部表情对自身角色的处境、心情等方面进行具象的展现,才能把母亲失去儿子的痛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此番操作不但考验演员对“做”类技艺的技巧性的掌控,更要求演员在以表演形式为主,进行细致入微的情绪演绎。能进行全面的“做”技掌控,才是观众对演员进行相关能力技巧性评判的基础准则。

(四)“打”中的技巧性展现

“打”,即为戏剧中的打戏。在诸多技艺展示中,戏曲的打戏具有极强的形式性。其中诸多的技巧均是以戏曲主体进行相关设立的,如“把子功”和“毯子功”,前者涉及诸多道具–刀枪剑戟,后者则设计演员对自身的各项武打动作的掌控有极高的要求。如在优秀楚剧折子戏《断桥》的打戏中,首先需要展现一种激烈的状态,期间许仙、白娘子、小青三人通过来回躲闪中肢体动作,展现其惧怕与愧疚交加的心境。并在而后的翻身落地,和向前蹭行的过程中运用扑、翻、抖等技巧,与身后的演员进行互动。期间,演员除了要做到动作的精准把控外,还要注重整体推进的节奏和对手的配合。演绎不同人物时,演员应注重秉持不同的打戏风格。尽管在打斗期间基本处于躲闪避让的状态,但动机不同,最终引发的行动亦会不同。

四、结论

总的来说,在戏曲表演中,演员可通过富有技巧性的演绎进行人物情绪的展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实现此点,相关从业者应加强对戏曲表演技巧性的内涵的了解,并在学习和演出的过程中加强戏曲唱、念、做、打各方面的技艺经验的积累,进而不斷突破自身业务水平,以自身在行业中长期健康的发展为前提,有效推进传统戏曲行业的逐步壮大。

参考文献:

[1]杨阳.浅谈戏曲表演技巧及意境的营造探索[J].戏剧之家,2019(33):32.

作者简介:王利华(1983.09.13),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国家三级演员,戏曲、楚剧花旦演员,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研究方向为戏曲表演、楚剧表演基本常识、戏曲演员发声探究、戏曲表演技巧探讨。

猜你喜欢
技巧性戏曲表演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例析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确定方法
秦腔司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