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训把上动作与把下动作的联系

2019-10-12 22:17张茹轩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联系科学

张茹轩

摘要:芭蕾基训是芭蕾基本功训练的简称,是芭蕾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课,也是舞蹈专业学生接触舞蹈领域的“第一门基础课”,在舞蹈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芭蕾基训主要遵循“开、绷、直、立”的审美特征,是一套集科学、系统、规范于一体的科学训练体系。芭蕾基训主要分为“把上动作”和“把下动作”两大部分。“把上动作”是芭蕾基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利于舒展舞者的骨骼、经络、 关节,对舞者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把下动作”的基础。而“把下动作”又是“把下动作”的升华,是对能力、稳定性以及软开度的提升。舞者想达到更高超的芭蕾技术技巧,就必须进行“把下动作”训练。本文将从芭蕾基训“把上动作”与“把下动作”的联系出发,探究其内在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芭蕾基训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芭蕾基训;科学;把上动作;把下动作;联系

一、芭蕾基训的概念

芭蕾基训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芭蕾基训遵循芭蕾“开、绷、直、立”的审美原则,是一套完整的基本功训练体系,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特点。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顺应人体的结构、功能与特点上。比如长期受芭蕾基训训练的舞者能够拉长身体肌肉线条,塑造出修长、挺拔、优美的身体形态,而且能在各种旋转、弹跳、控制等技术技巧动作上具有较大优势。芭蕾基训教学内容通常分为“把上动作”训练与“把下动作”训练,其内容是科学而系统的,动作难度由简到难,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从地面到空中、从原地到移动、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一个训练过程。长期合理、系统、科学的训练,不仅提高舞者肌肉素质,更能够全面提高舞者综合能力,为舞者舞蹈表演和高超的技术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芭蕾基训把上部分

芭蕾基训把上部分训练是指在双手或单手扶把杆的状态下,通过擦地、蹲、小踢腿和控制等的训练,在训练能力、直立、稳定性与中心移动的同时使人的内心节奏与体态相融合,准确把握形体动作与节奏的配合,展示出完美的形体语言。芭蕾基训把上部分训练能够有效发展腿部、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借助把杆进行单一动作练习,使身体肌肉能力在得到提高的同时,锻炼开度、柔软度、直立,以及身体各部位协调和移动重心的能力,要求人体和把杆保持适当的距离,身体保持“直立”和规范,这样才能使动作发挥到最佳状态。

(一)把上动作

芭蕾基训中的“把上动作”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即“Battement”“Plie”“Rond de jambe”。

1.“Battement”部分

把上“battement”部分是芭蕾基训的基础和根基,是锻炼舞者身体“开、绷、直、立”的前提和基础。“battement”意为“拍打”,是动力腿向前、旁或后所做动作的总称。“battement”又分为“battement tendu”“battement soutenu”“battement tendu jete”“battement fondu”“battement frappe”等。

以“battement tendu”一位tendu为例。tendu原意指繃直、延长,它是扶把练习的第一个训练动作。一位tendu是身体正面向把杆,双脚一位站姿,双手扶把的tendu动作。其要求主要在于动力脚向外擦出时,身体依旧保持直立,身体重心不能偏移,腿部始终保持收紧的状态。动力脚在收回时,腿部肌肉不能松懈,胯部始终与把杆保持平行。一位tendu的练习,不仅是对腿部、脚部能力的初步训练,更是为之后把下动作训练奠定基础。

2.“Plie”部分

把上“plie”部分主要是对舞者腿部肌肉能力和后背控制能力的训练,它的练习有利于提升身体膝关节、髋关节的柔初性、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plie”意为蹲、屈膝。指曲膝下蹲的动作。把上“plie”部分又分为“Demi plie”“Grand plie”。

以“Grand plie”为例。其要求下蹲时,脚跟被动离地,力求跟腱最大限度的压长;起来时,脚跟要主动踩地,再站立,膝盖要控制,切忌下蹲、直立时双膝往回划圈。正确科学的“plie”练习,不仅对肌肉的弹力和控制力得以充分的锻炼,更能为之后把下部分的跳跃类、旋转类技巧奠定良好的基础。

3.“Rond de jambe”部分

把上“Rond de jambe”主要训练脚踝踩部和脚背的柔韧性和灵活性。“Rond de jambe”意为划圆圈。指脚或腿在地面或空中所做的向里或向外的环动。“Rond de jambe”部分又分为“Rond de jambe a terre”“Rond de jambe en Iair”“Rond rond de jambe jete”。

把上“Rond de jambe en Iair”为例。其为空中单腿划圈。往外划,双手扶把,动作腿旁45°准备,动作脚尖直接绕至支撑腿小腿处,动作脚跟带着小腿往前划半个圆,动作脚背带着小腿往正旁方向推直。要求无论正划还是往回划,都必须划前半圈。“Rond de jambe”练习使舞者腿部的外开得到锻炼,同时提高了身体各部位控制能力及小腿灵活度。

(二)把上训练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性

把上训练是芭蕾基训课堂中的基础和前提,其内容和顺序是科学而且系统的。初学者通过把上由简到难,由单一动作到把上基训组合的训练,不断探索找到人体“直立”的感觉,锻炼了主力腿直立,腰背部挺拔,踝关节、胯关节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和柔软度,加强舞者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同时矫正和改善舞者身体姿态,也为之后的把下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芭蕾基训把下部分

在芭蕾基训课堂中,如果说“把上动作”是基础,那么“把下部分”就是“把上动作”训练的提高,是把上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如果把上训练所没暴露出的问题,那么把下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机会。通过把下训练的检测和训练,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之前的把上训练是否到位和规范。在课堂中,把下部分练习要有步骤,应有易到难,和把上部分一样,循序渐进,先做把下基础练习,等能力增强身体素质逐渐适应,再提高难度从而达到训练效果。

(一)把下动作

芭蕾基训把下训练主要分为:腿脚与手臂的组合训练,如“Temps lie”;扶把动作至中间练习,可以将所有把上做的动作到把下进行练习;舞姿,如在“Efface”“Croise”“Ecarte”“Arabesque”“Attitude”上做的舞姿;舞步、连接与辅助动作,如“Pas balance”“Pas de bourree”“Pas de basque”“Pas coupe”“Pas chasse”“Degage”等;转身与旋转,如“Tour lent”“Fouette”“Renverse”“grand pirouette”等;跳跃,如“Pas saute”“Pas jete”“Sissonne tombe”“Temps leve”等;把下部分“Port de bras”,培养舞者的头、眼、手、脚与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表现力;足尖,如“Suivi”“Pas echappe”“Sissonne simple”等。

把下舞姿训练“Attitude”为例,“Attitude”是古典芭蕾舞姿之一,愿意为姿势、姿态。根据古罗马商业神墨丘利的雕像而设计的,动作腿弯曲的舞姿。要求在把下场地中,面对8点方向,右脚前五位,手一位,头转外45°,右前脚舔、挠至“sur le cou-de-pied”位置,同时双手二位,随后动作膝盖带着上提至支撑腿的前膝盖窝处,动作脚跟带着小腿往正前方向端出,同时双手打开五位形成前“attitude”舞姿。在做此动作时,要求前“attitude”是脚跟、小腿端起找天花板,而膝盖下压着找地面;后“attitude”是膝盖往上掰,大腿根往上掰着使劲。此时支撑腿这边要立跨。锻炼主力腿稳定性、腿部外开程度以及全身挺拔直立的感觉,因此在做“attitude”时离不开把上的基础训练。

(二)把下训练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性

把下训练是整体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芭蕾基训训练中发展和检验的重要部分。它是提升舞者综合能力的关键,把下动作的练习是依附于把上练习的,只有在扶上练习对舞者的各种能力进行初步训练后,中间动作的训练才能够进一步加深舞者的综合能力和舞者的表现力,锻炼人体的稳定性,加强后背及整体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中间调度的能力,使大舞姿的动作得到锻炼。

四、芭蕾基训把上动作与把下动作的联系

(一)把上动作是把下动作的基础

在课堂中,首先会进行“把上动作”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编排,从“battement”到“Grand jete”。“把上动作”训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舞者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重心和身体“直立”感,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同时锻炼开度、软度、直立以及身体、头部、手与脚的协调配合的能力,所以在扶把训练时,人体和把杆要保持相应的距离,这样才能使动作得到完整、完美的发挥。扶把动作是对舞者能力的基础训练,是对稳定性、動作规范性以及身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巩固。目的是要求舞者在严格遵守规范性的前提下,通过扶把动作的练习将腿部能力、脚部能力以及核心力量进行基础性的有效的训练,为把下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把下动作是把上动作的提升

舞者最终要将肢体语言呈现在舞台上,“把上动作”是“把下动作”的基础,那么“把下动作”是“把上动作”的升华。以“battement frappe”为例,把上“battement frappe”训练主要锻炼小腿与脚部的灵活、敏捷,通过力度和速度加强退步整体肌肉能力。把下“battement frappe”在快速弹出的同时,舞者需要准确找到稳住自身重心的点,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对舞者背部控制能力以及稳定性的训练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把下动作”的练习是在“把上动作”对舞者各方面能力进行初步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舞者的综合能力,为舞者在表演中展示高难度技术技巧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扶把练习和科学的训练顺序能够提升舞者综合素质能力,在遵循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芭蕾“开、绷、直、立”的审美原则后,“把下动作”训练则是提升和升华,是对把上训练的重要查漏补缺的机会,用于修正和补充训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舞者只有通过“把下动作”的不断练习和修正,才能加深对腿部能力、脚部能力以及核心力量的整体训练。只有在把下训练中不断升华和提高舞者的舞姿舞韵,技巧能力和情感,才能使舞者更好地展示在舞台上。

五、结论

在课堂训练中,“把上动作”与“把下动作”同等重要。“把上动作”主要训练舞者肌肉收紧度、外开度、柔软度和肢体协调能力,是集力量、稳定和柔韧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是“把下动作”练习的基础和根基。“把下动作”主要训练核心中段能力、跳跃旋转能力和舞姿情感的综合表现,能让舞者腿部、脚部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膝关节的柔韧性进一步得到训练,让舞者在一些大舞姿动作中轻盈地展示技术技巧和优美的舞姿。把上训练是把下训练的基础,把下训练是把上训练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在芭蕾基训课堂中缺一不可。舞台上优美的舞姿、高超的技巧离不开芭蕾基训课上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提高。由简到难,由而单一动作到编排组合的训练,只有坚持芭蕾基训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把上与把下训练的完美融合,才能使舞者在舞台上展示出优雅漂亮的舞姿。

参考文献:

[1]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2]蒙小燕.芭蕾舞教学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庞志娟.论把上练习的舞蹈动作特点[N].集宁师专学报,2005.

[4]温柔.科学理论方法的融入与舞蹈训练体系的拓展——关于舞蹈辅助训练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6):53-58.

猜你喜欢
联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