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此心光明》 感“知行合一”

2019-10-12 22:17郑玲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排练浙江贵州

摘要:《此心光明》从策划到首演,历时近两年时间,由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话”)和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话”)联合制作。跨越两省的合作,在中国话剧历史上也是第一次。2017年5月25日,晚八点。话剧《此心光明》在贵阳市北京路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首演。这一年,正好是中国话剧110周年。

关键词:贵州;浙江;《此心光明》;排练;宫晓东;李宝群

一、《此心光明》戏从何来?

2017年5月25日,晚八点。话剧《此心光明》在贵阳市北京路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首演。

这部话剧从策划到首演,历时近两年时间,由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话”)和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话”)联合制作。跨越两省的合作,在中国话剧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这一年,正好是中国话剧110周年。

《此心光明》这部戏,说的是旷世大儒王阳明先生的生平。王阳明,幼名云,字伯安,名守仁,号阳明。浙江余姚(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史称为唯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因仗义执言得罪宦官刘瑾,受廷杖,被贬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境内),在此悟道“知行合一”。“此心光明”剧名来自他去世之前,有多个版本叙述他这句话的出处,一曰朝廷派官吏赶到江西大余县章江河畔,问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罪”在哪里?王阳明先生此时已是弥留之际,听闻此言,淡然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溘然长逝……

此剧的编剧李宝群,导演宫晓东,都是国内的名家。

我在《此心光明》一剧中作为副导演,后期做执行;跟两位卓越的两位艺术家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二、《此心光明》的诞生奇事

剧本创作之初,宝群老师就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踏着阳明先生的足迹走访、探寻,走遍了先生曾经到过的地方;

其中有一件奇事,在贵州龙场驿,时值隆冬,晓东和宝群两位老师来到阳明山下。晓东老师双手合十,对着山林鞠躬道:我们特来拜谒先生,望先生保佑我们创作顺利。话音刚落,突然天降大雪,贵州是极少有雪的。片刻,满山皆白。晓东老师一手抚着自己心的位置,一手指着漫山的雪花说:这是阳明先生给我们指路啊,他展示的是一片纯净的世界啊!

纯净的世界,是阳明先生内心良知的世界,所谓“人人皆可以成圣贤”的世界,是“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的世界。

三、《此心光明》排練场之趣

一年多以后,《此心光明》终于走进排练场。在开排仪式上,宫导的发言意味深长:这次的排练不仅仅是排练,而是学习的过程:学习阳明心学、学习知行合一、学习致良知、学习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以后的排练过程,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有趣的创作过程。按宫导的话说,叫作“玩”起来……于是,拿棍棒的、举扫把的、摇扇子的……“玩”得不亦乐乎,有一个演员急了,甚至把一块红标布拿上场舞动起来,惹得演员们哈哈大笑……

宫晓东导演仿佛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在他的指挥下,棍棒变成了刀枪、扫把变成了“肃静”“回避”的对牌、扇子变成了潇潇的雨声、那块红标布居然成了王阳明结婚的红毯和希望的火焰……

整个排练,写意化的构成使王阳明传奇的一生有了诗一般的意境。让观众的解读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在理解上更加明晰。

四、“知行合一”的当代力量

搜狐网2017年10月26号的报道中,提到《此心光明》的艺术呈现的时候说:“舞台的呈现上别具风格,特别运用几块可移动的平台打破传统的写实手法,演员们在上面可表现出攀山越岭、行舟涉水的情景。全剧除了背景音乐,所有的音效如狂风、水流、浓雾、雷鸣、鸟鸣等也都是由演员现场制作。剧中还融合了中国戏曲、古典民乐、现代舞蹈、民族文化等多种表现元素。另外,观众们还能看到演员现场换服装、候场……这样的创新,打造出一部极强现代感的历史剧。在首演结束后,在场的专家、领导和观众们都对该剧予以一致好评。”

从2017年首演至今,两团合计至少远超两百多场,该戏的足迹远跨大半个中国版图,所到之处,观众反应强烈,大多不仅感佩于阳明先生执着的信念,坚韧的脚步、无畏的精神,更是对编导的独具匠心所叹服。

我们在西南某个城市参加中国话剧110周年纪念巡演的时候。演出结束后,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是红着眼睛出来的,证明他们曾经哭过。我很诧异,为什么这些观众如此激动呢?于是我拦住了几个人,现场提问。他们的回答是:“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好!舞台(美术)好!音乐好!”——难道就没有不好的?“没有!样样好!”仔细询问,才知道这群人是平时对阳明先生的学说研究甚多,聚在一起做了一个关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习机构。知道了我们演出王阳明题材的《此心光明》,于是集体购票来剧场观摩,有的人在外地,直接是“打飞的”赶来看戏的。原来如此,因为对阳明先生的学说知之甚深,即使平常少看话剧,他们也会感同身受。

是的,心中有良知,便有了“知行合一”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加强理论学习,走在前列;又要结合实践,干在实处。这从另外一方面也证明了《此心光明》的现实意义吧。

作者简介:郑玲,贵州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排练浙江贵州
Mother
Task 2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乐师
贵州教育出版社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