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袅袅暖稚心,潜移默化展美育

2019-10-12 22:17李绵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小学音乐教育恒心

李绵

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合唱教学工作中,我们以和声袅袅为载体,满怀爱心、耐心、恒心,潜移默化地开展美育,把学生们培养成健康、阳光的新一代少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合唱训练;爱心;耐心;恒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和声袅袅的合唱教学当中,我们潜移默化地唤醒、塑造孩子心灵深处的灵魂,实现人格的完善。美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美育能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潜移默化地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和声袅袅暖稚心,潜移默化展美育”。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爱心和有用的人才。在学校多年的合唱团训练中,我有着深深的感触。

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在于用爱心育人,用爱温暖和唤醒每个灵魂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在与孩子们相处时,让孩子们在发现美、享受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认识自我,鼓舞内心世界,唤醒心灵深处的灵魂,形成完美个性魅力,是我们教育者的最终目的。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几个年头来,我们学校每一学年都会创设合唱团,合唱队员都在全校学生中选拔,进行排练、比赛。

犹记得有一年的合唱团中的一个小女孩,腼腆文静,长得眉清目秀,却顶着一头大卷发,我因此特别关注她。每次排练,她都准时参加,十分认真。只是,每当老师让孩子们张大嘴巴,打开口腔练习时,或是抬头挺胸歌唱时,她总是低着头,甚至是蜷缩着双手,丝毫提不起劲来。

在一次训练结束时,我留下她,跟她聊聊天。我微笑着问问她的头发是烫的,还是天生的?意料之中,她支支吾吾地跟我说,她这是“纯天然”的卷发。说完,她羞地摸了摸头发,把头深深地埋到了臂弯中。我心里一震,看到她扭扭捏捏的样子,瞬间明白了她的一切。容不得考虑,我蹲了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发:“你的卷发比老师的烫发还要更好看呢。你如果能把头发都扎起来,肯定特别美。下次合唱团的训练,你就扎马尾辫来,好吗?”她羞怯地向我笑了笑。

下周的合唱团训练,我惊喜地发现那位披着散乱卷发的学生不见了,成了一个扎着马尾辫,且戴着粉红色发夹的女孩子,那双水汪汪的眼睛正天真无邪地在向我微笑,我若无其事地继续排练着,一切都心照不宣,我知道,老师的那份关怀,那份不动声色的爱,她甘之如饴。之后,我会有意无意地给予她一些帮助,当她在演唱上遇到瓶颈或者是穿了件好看的衣服,我都会毫不吝啬地赞美和鼓励她。我知道,曾经一个有着“炸毛”的女孩子是多么的自卑,她是如此需要别人的肯定啊!有了爱的支持,这位女孩子成了我们学校的合唱团的领唱,穿着华丽的裙子,昂首挺胸地站在舞台上,勇敢地放声歌唱。

后来的后来,她毕业了。可每年教师节,我都会收到一张手写的贺卡,简单的话语“谢谢您,老师!谢谢您保护了我的自尊心,让我扎起了头发,收获了自信!”每年的贺卡,都是相同的一句话,署名也一直都是“卷发”。

我没有想到,当年一句简单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如此深重的意义。扪心自问,我应该感谢“卷发”,是她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音乐教师即便没有像班主任老师那般紧密地接触孩子们,那也必是一个育人的教师。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唤醒。卢梭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教育关乎成长,心中拥有爱,才能传递爱,用爱唤醒每一个孩子的灵魂,从而自信地去发现美,体验美,才能实现他们人格的完善。

在合唱训练中,和声袅袅打动孩子们最柔软的内心。美妙的旋律,音乐的欣赏,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发挥心理潜能,自信勇敢地面对一切。只要踏上三尺讲台,我们便有责任面对每一个孩子。一个微笑,一句话语,都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以情育情,温暖他们稚嫩的心,受到美的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美育是一个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能够将爱心有效地渗透在音乐之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耐心、恒心是潜移默化开展美育的关键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满怀耐心、恒心去锻炼,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

合唱训练,时间紧、高强度,孩子们常常练到筋疲力尽,便会偷懒,甚至是逃避训练,耐心、恒心也消失殆尽。

记得那次的合唱训练,我们要参加汕头市的合唱节比赛,准备了一首英文合唱曲《Come to the music》。当拿到曲谱时,合唱团员炸开了锅:“老师,看不懂啊……”面对孩子们的知难而退,我们翻阅词典,一个单词接一个拗口地学着,然后耐心地教读。可是,孩子们也只会干巴巴地读出句子,丝毫体会不到美感。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懒惰性日益严重,更别提“持之以恒”了。

为了让孩子们坚持不懈,我们耐心地请教了英语老师、美术老师,甚至是语文老师。“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就是把那些已经固化为形象的美进行直接的感受。只有让孩子们深刻了解英文单词表达出来的意境,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才能真正体验音乐的美。于是,我们把每一小段的音乐绘成了一幅幅美丽而绚丽的图画。例如: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Celebrate celebrate come to the dance”,我们创造出一个热闹非凡的庆祝party,有的孩子兴奋地扭起来了拉丁舞,欢快地跳起了华尔兹,有些顽皮的孩子随意地舞动着滑稽的动作,彩带、气球、闪闪发亮的荧光棒挥舞着……

我们每位老师,集天地之灵气,绘出鲜活的形象,把英文单词变成跳动的精灵,潜移默化地开展美育,原本凝固的语言激活了学生们美丽的情志。他们的心灵,因细腻和美好的情感而温润,他们的成长因爱的浇灌而茁壮!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如果我们面对繁杂的训练工作,先没有了恒心,坚持不了;面对孩子们的倦怠和耍賴,没有耐心地开导;那么,何谈教育?何谈育人?

身为育人者的我们,在孩子们松懈之时,及时地赋予他们耐心、给予足够的恒心;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播撒了爱的种子,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并在美好的音乐感受中,陶冶了性情。

在合唱比赛的瞬间,合唱团员动情地歌唱,倾情地表演,那美妙的和声,是心灵的互动,是润物的细雨,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我们用爱心唤醒孩子们感知美、体验美的灵魂,用耐心和恒心去浇灌爱,让爱的花朵永远盛开。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们深知,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学生潜在的力量,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用音乐中美妙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和声袅袅暖稚心,潜移默化展美育。”我们倾尽一生,只为和声袅袅,美育的熏陶,让孩子们成长为有爱心、有耐心和恒心的人,成就更加饱满和丰富的人生,做健康、阳光的新一代少年。

这便是最美的教育,最能唤醒孩子们心灵深处灵魂的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小学音乐教育恒心
等(外一首)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论群体心理对合唱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