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教育在右
——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

2019-10-14 03:09孙敏薛梦
莫愁 2019年27期
关键词:东渡张家港市每学期

☺孙敏 薛梦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问题形成在家庭,最终反映在社会,学校也承担着教育和完善孩子的重要责任。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一种能力。

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成立于2011年9月,是张家港市城东新区的一所配套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施教范围既有商业小区,也有原地居民(城乡结合部)的安居小区,家长学历层次和整体素养差异性较大,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需要不断转变和提升。为此,东渡实验学校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持之以恒对家长进行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一、优化资源提升家庭教育品质

学校于2016年8月正式成为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并于2017年4月申报了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子课题“家庭教育课程的资源开发”。

自课题申报以来,学校围绕项目要求和子课题的研究方向,不断丰富学校家庭教育的内涵,拓展家长教育的途径,优化家庭教育的师资、项目和教育等课程资源,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整体家庭教育的成效。

在“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中,学校派出了7名优秀老师参加培训并全部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其中2名教师获得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这7名老师不仅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对全体教师进行指导。因为每一位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重担,更承担着育人和家校沟通的重担。学校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人士。

学校定期开展“东渡开讲了”“做最好的家长”系列家庭教育课程教育活动,每学期对每个年级段的家长进行不少于1次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活动。每次活动,都要精心组织教育课程资源,精心制作课件,精心打造环境氛围,确保每一次课程实施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校长郑建忠牵头,全体校级班子成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外聘家庭教育专家等积极参与,学校已经开展了“小初衔接”“学习管理”“关注孩子心理成长”“走进一年级”“笑对青春期 ”“ 孩 子 自 我 管 理 ”“ 阅 读 ”“ 家长身教”“家长言教”等主题的家长专题教育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

郑建忠简介:

郑建忠,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校长、书记。1990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中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校长。在《中学物理》、《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苏州市级以上规划课题5项。在近20年的校长生涯中,形成了“文化引领、管理简约、课程推进、师生幸福”的管理特色。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发挥功效,对部分家庭进行个别诊断,有效地提出家庭教育和父母自我提升等建议。

二、丰富活动提升教育实效

1.能用众力,能用众智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为了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学校高度重视建构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

每学年开学之初,学校都要隆重召开校级家委会成立大会,由校长亲自颁发聘书,由德育主任宣读家委会职责,并邀请优秀家委会代表作精彩讲话。

学校利用家委会平台,让校方和家长彼此加强互动沟通,合力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此外,家委会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2.三人行,必有我师

定期开展的家长成长沙龙,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活动。成长沙龙由家长自主报名,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班主任、年级组长、分管领导都会参与其中。这种聚焦“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沙龙活动,更能有效引导家长转变传统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中小学德育处统筹组织,由各班家委会牵头开展“家长课堂”活动。每班每学期2~3次“家长课堂”活动,不仅仅成为孩子们翘首以盼的趣味课堂,同样也是家长展示十八般武艺的动人舞台。

绘本故事的娓娓道来,渗透着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手工制作的亲历实践,渗透着对孩子们专注力、创造力的培养;好习惯教育的分享,渗透着对孩子们学习、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些精彩课堂展示更促进了家长们的相互学习,助推他们朝着更好的家长渐行渐近!

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都会邀请家长们参加。例如:学校每学年会组织“春日游园”“秋日游园”活动,从前期的策划到中后期的组织、总结,每班都会有10名家长参与其中。家长需要在活动中经常换位思考,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孩子,还要观察其他孩子的表现,考虑孩子切身的感受,在共同管理中还能学习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也是家长的老师,活动中,孩子的优秀表现,也会启发家长对孩子更全面的认识。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为张家港市书香校园,学校秉持“阅读存在的地方就是一所迷人的学校”的宗旨,推动学生广泛阅读,并鼓励进行亲子阅读。

学校邀请了知名阅读推广人孙慧阳为家长作了题为《为爱朗读——从园所到小学的阅读实践》专题讲座,建议家长亲子共读,为爱朗读,为爱育爱。学校“东渡语文”公众号开辟了“亲子共读”栏目,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写下不同的阅读体验,作一次深度的亲子交流。

此外,以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各班主任们定期将学校整理的《经典家庭教育案例》读本分发到各年级组,深入组织家长们开展循环阅读,每学期上交1~2篇家庭教育读后感,并以班级为单位,由家委会们进一步组织开展“阅读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学习和分享过程中,家长们纷纷表示读本引起了自身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更引发了对教育观念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方式的不断调整。

4.与善同行,实践求真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是人最高贵的品质。”学校推出的“东渡塑魂·修向善之心”品格提升培养工程被列为张家港市十大品格提升重点培育项目。

秉承“每一个人不一定都能成为人生的赢家,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快乐,因而自己也快乐”的项目理念,学校鼓励家长利用假期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用画笔、文字、相机记录所见、所思、所感。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真实的家庭教育精彩展开过程,也是一次亲子心灵的碰撞。

随着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学校成立了“唐仲英爱心小分队”“东渡实验学校爱心小部落”两支志愿者队伍,从校内服务辐射至校外服务。“学雷锋献爱心”“人道一元捐”“爱心义工活动”……在父母、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活动中了解志愿者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亲其师,信其道

为了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做最好的家长”教学开放活动。教师的课堂展示、学生学业作品展示、分年段的主题研讨……家长不仅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生活,同时也了解了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亲历感受,家长们便会为教师们对孩子全身心的爱所感动,他们会引导孩子悦纳老师,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更佳的心态面对学习。

三、百名教师访千家,凝聚家校信任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校联系和交流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但家访作为传统的家校联系和沟通的途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家访,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可以更加有效地凝聚起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力。

自2011年9月建校以来,学校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两次集体家访活动。每次家访前,学校德育条线以班级为单位将全校教师分成40个左右的小组,每组每次访问2~3户学生。不到三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学生家访的全覆盖。

家访结束后,受访家庭写下自己的反馈意见,通过书面的形式呈现,德育处再进行整理,将家访反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作为下一阶段家庭教育的主题。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哀。”愿所有家庭以及学校,都能本着爱在左,教育在右的理念,让孩子的生命历程花香四溢。

猜你喜欢
东渡张家港市每学期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东渡黄河》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唐朝风 东渡情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