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字塔形采光顶支承结构设计研究

2019-10-14 02:45
山西建筑 2019年17期
关键词:锥面杆件隔板

徐 国 洲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中央大厅顶部设置金字塔形玻璃采光顶,采光顶跨度40.8 m,锥面倾斜角度42°(见图1)。下部支承结构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根据建筑方案设计,采光顶锥面玻璃采用三角形分格,采光顶外部为钢结构装饰构架。

2 结构选型

玻璃顶跨度约为40.8 m,幕墙玻璃由斜向相交的13条分割线将三角形锥面分割为数量众多的菱形,再由横向分割线将每个菱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支承结构设计结合玻璃分格方式,在斜向相交的分割线上布置主要受力构件,形成两向斜交单层空间网格钢结构,底部支承与混凝土主体结构屋面梁上,底部按铰接设计。

空间网格结构杆件截面通常为圆管、H型钢或矩形钢管。计算分析表明,采用H型钢或矩形钢管均可有效控制锥面挠度,同时兼顾经济性;圆钢管则不利于节约材料。结合结构杆件面内计算长度小、面外计算长度大的特点,从构件受力角度,采用H型截面最为合理,但考虑建筑装饰效果要求及室内环境日常围护方便,设计时采用冷弯空心矩形钢管。

3 结构计算

结合上述结构选型结论,设计时采用SAP2000v19.0.0建模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及构件截面验算(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玻璃顶支承结构为围护结构,设计时需按围护结构计算幕墙各锥面的风荷载,风荷载在幕墙表面并非均匀分布,边角部位较大,设计还需考虑围护结构局部开启造成的室内风压影响[1-4]。结构计算需在确保构件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校核结构在恒载、活载及风荷载作用下锥面产生的面外变形,使结构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强度及稳定性验算结果,结构构件的应力比均较小(小于0.5),构件截面主要由结构变形及构件长细比等构造要求控制,截面尺寸为□150×500×10。

因采光顶为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确保结构整体稳定,对结构进行了整体屈曲分析,结果表明,恒载及活载作用下结构第一阶屈曲因子为40.0(见图3),表明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承载力。

4 节点设计

玻璃顶锥面均为平面,杆件相交节点均设计为刚接节点,采用全熔透坡口对接焊缝连接,焊缝强度与母材等强。节点处贯通杆件内是否设置内隔板(见图4),对结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便利性均有较大影响,设置内隔板,则节点传力机制更为直接、合理;不设内隔板,则施工更加方便,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因此,设计时对节点力学性能受内隔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时采用壳单元模拟矩形钢管壁板。

计算结果表明,节点形式(是否增设内隔板)对结构变形无明显影响,变形差异(小于1 mm)可以忽略。节点处壳单元最大应力计算结果如图5,图6所示,取消内隔板后,节点处钢管壁最大应力有明显增大,但两种节点形式下管壁应力均未达到设计强度,故均可行。由于本工程杆件截面由结构变形及构造要求控制,承载力有较大富余,设计时采用了节点1所示构造做法,提高了结构设计经济性。

5 结语

该金字塔形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设计时,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施工,建筑装饰效果及室内环境日常围护方便等问题进行结构选型、风荷载取值及计算分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节点构造,达到了相对合理的结构设计成果。

猜你喜欢
锥面杆件隔板
考虑节点偏差、杆件缺陷与偏心的单层三向柱面网壳稳定性研究
大直径卧式容器分液隔板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基于临时支撑结构的杆件初弯曲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
压力容器隔板的一种设计方法
考虑应力松弛效应的球头-锥面密封性能分析
塔式起重机拼装式超长附着杆设计与应用
CLS 特殊螺纹接头气密结构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带润滑油路的新型三锥面同步器开发研究
锥面球头销设计
横隔板参数对装配式箱梁宽桥受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