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坤的国旗情缘

2019-10-14 03:54鞠九江
钟山风雨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旗班五星红旗国旗

鞠九江

今年72岁的李玉坤,当代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江苏如皋丝毯艺术博物馆馆长,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十一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创作的艺术挂毯《天山》《楚韵》分别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湖北厅,《幸福鸟》被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收藏,《丝绸之路》被董建华收藏。北京申办奥运会时,选用了他创作的艺术挂毯《北京千年风景图》。而李玉坤人生的最大亮点在于推动国旗立法。1988年,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了一条建议,两年后诞生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下简称《国旗法》)。从此,中国升挂国旗有了法律规范。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70周年纪念日。前不久,笔者慕名对李玉坤进行了采访。

“国旗给了我太多的抹不去的记忆。谈到五星红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论谈多久总不觉得累!”从童年时代至今,李玉坤与国旗结缘的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

不忘外公教诲

6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李玉坤的外公指着年画上的一幅国旗图案,教他认识国旗。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帜象征中国革命。红旗上方缀有5颗黄色五角星,黄色呢,是我们中国人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五颗星,较大的一颗在左边,象征中国共产党,4颗小星环绕在大星之右,像星拱北斗,并各有一尖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外公的语调慷慨而激昂。

“什么是北斗呀?”李玉坤依偎在外公怀里,看着国旗,心中懵懵懂懂。

“北斗,就是北斗星呀!”外公将李玉坤抱到屋外。他指着满天的星星教李玉坤辨认:“看,那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就是北斗星。北斗星是指示方向和判別星座的重要标志呀!”幼学如漆,那个寂静的夜晚,他认识了国旗,也认识了北斗星……

那时,全国刚刚解放,李玉坤外公经营一家叫“邓广润”的老字号嫁妆店。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甚而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外公都会在店门外挂起五星红旗。那团红,就深深印在了他心里。但对李玉坤的童年来说,更有趣的是看“挂国旗”。

每次,外公一说“挂国旗”,李玉坤就手忙脚乱地端着板凳前去帮忙,但无论怎样争取,矮小的他都是配角。那面用红布手缝而成的国旗,总是经过别人的手,最终高高挂在店门前。国旗光彩夺目,迎风飘扬。

国旗通常连续挂10多天,一眼望去,老街各店面前一派火红,映红了一张张笑脸。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童年的记忆一直刻在李玉坤脑海里,挥之不去。

感念老师深情

1985年6月,李玉坤在如皋接待了一位重要客人——罗斯·卡尔女士。她是李玉坤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的任课老师,美籍华人,被查出身患癌症。

在弥留人世的最后几个月,罗斯·卡尔女士带着三个子女回到祖国,重温对祖国的绵绵深情。午餐过后,李玉坤陪同老师在大街上走走。老师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李玉坤的心情百味杂陈。老师没有说话,进了一家又一家店铺,总是失望地走出来。他猜不透老师到底要买什么,紧跟其后,却不敢多问。终于,在如皋百货公司,老师买到了她想买的礼物:三面五星红旗。

当老师从营业员手中接过鲜艳的国旗时,眼眶滚动着晶莹的泪花。她像女儿见到久别的母亲一般,不住地亲吻国旗。瞬间,泪水浸湿了国旗的一角。老师郑重地将国旗分别交给三位已加入美国国籍的子女,千叮万嘱:“这是我送给你们最珍贵的礼物。记住,你们根在中国,不管走到那里,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是的,每一个龙的传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祖国,国旗就是祖国的象征!站在一旁的李玉坤忍不住落下泪来。当天,他们一起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拍照留念。

三个月后,噩耗传来,罗斯·卡尔女士离别人世。李玉坤眼前不时浮现老师购买国旗和向子女赠送国旗的场景。国旗代表国家尊严,象征国家主权。于是,他萌发了建议国家制定一部升挂国旗法规的念头,要让五星红旗深入人心,飘扬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以唤起公民的国家观念,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国旗法》首倡者

1988年初,李玉坤光荣地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年10月1日国庆节,他带着孩子漫步在如城镇街头。街上车水马龙,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但他仍觉得缺了点什么。他不禁想起前不久在美国考察时所见到的场景。在美国,无论博物馆、艺术馆,还是工厂、机关、学校,星条旗无处不在,甚至连民众的邮箱、邮递员的车架前,都插着美国国旗。美国人对国旗如此重视,美国人的国家意识让他震撼,而我们国家在这样隆重的节日里,整条街上居然见不到一面国旗,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回家后,李玉坤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世界各国对象征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条与国旗有关的法规。当晚,李玉坤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强烈的民族意识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他翻身下床,扭亮台灯,奋笔疾书,写下了《加强爱国教育,唤起人民的国家观念,尽快制定张挂国旗具体办法的建议》。10月6日,几经修改,他将这个约1000字的建议装入人民代表专用信封,寄往全国人大常委会。

一位普通人大代表的建议,惊动了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两个月后,李玉坤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寄来的一封信函。信中还附着国务院有关部门请示制定《国旗法》的报告。报告写道:“李玉坤代表提出的建议很重要,我国至今还没有悬挂国旗的法律依据,制定这方面的法规刻不容缓,建议由国务院法制局、全国人大和政协草拟悬挂国旗的法律或办法。”

信里还告知了李玉坤一些情况:已陆续有人民群众对国旗国歌的规范提出了建议,而他是人大代表中第一个提出来的。也只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才有可能为国旗立法。

这是一个迟到的法律。信中介绍道:1950年上半年,中国政协第六小组就起草过《关于国旗升挂办法和国歌演奏办法》的法规草案,由当时国务院秘书长林伯渠交给毛泽东主席,请求批准。1950年9月7日,毛主席在文件末尾批了“同意”两字,并签上“毛泽东”;到了9月9日又在“同意”两字上画了“×”,在后面写上“缓办”二字,随后签上“毛泽东”。38年前,这项立法就此搁置了。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38年后,因为李玉坤的一条建议,国旗立法将变为现实。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来信后不久,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第十三次会议反复审议了《国旗法草案》。199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签发28号主席令,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于同年10月1日实施。很短时间内,李玉坤的名字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联系在一起,以较高的频率出现于大众传媒。

结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首任班长

1992年3月26日,李玉坤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国旗班战士。身材魁梧、仪表端庄的国旗班战士以标准的军礼迎接他的到来。

“国旗班战士几十年如一日,不怕酷暑严寒,护卫国旗,充分体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作为人大代表,向你们致敬!”一阵亲切的问候后,李玉坤从包里掏出一叠“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纪念封”赠送给国旗班战士。

“《国旗法》的颁布实施,使我们很受鼓舞!”国旗班班长赵新风在陪同李玉坤参观国旗护卫队驻地时,兴致勃勃地向他介绍战士们护旗执勤情况。赵新风说,以前群众来看升降国旗,雖然热情很高,但什么姿势都有。《国旗法》实施后,情况大为改观,军人自动敬礼,群众肃立注目,就连小朋友们也自动行举手礼。李玉坤不住地点头:“好,这就好,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了!”

据赵新风介绍:自开国大典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天安门广场一直没有专业升旗手,升降国旗的任务一直由北京市供电局负责。自1951年10月1日之后的25年间,负责为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就是电工胡其俊。那时升旗没有国歌伴奏,而且也不是天天升旗,只有逢节假日或外国重要元首来访时,才会通知胡其俊去升旗。他总是提前一天到天安门管理处领国旗,第二天骑车到天安门广场升旗,升完国旗后再到供电局上班。那会儿升降旗的时间也完全靠他个人估计。1976年5月,北京卫戍区部队接替了胡其俊升降国旗的任务。

赵新风是1989年春天参军到天安门国旗班的。1991年4月15日,使用了41个春秋的老国旗旗杆光荣“退役”,赵新风与两位战友为它完成了最后一次降旗;4月16日,天安门新国旗旗杆启用,赵新风又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电控升降”的五星红旗。5月1日,“天安门国旗班”扩建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赵新风也由此成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的第一任班长。

从赵新风的谈话中,李玉坤得知,为了保持国旗的庄严神圣,战士们每天都要换上一面崭新的国旗。而目前少数单位国旗破损、褪色后不及时更换,仍升挂在高空,影响了国旗的尊严。他当即表示:“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也很重要,我将尽快向全国人大反映这个情况!”

从北京回来后,李玉坤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大力宣传《国旗法》,并指定有关部门研制牢固耐用、不易褪色的国旗的建议”。国家司法部、纺织工业部接受了建议,并作了答复。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了此项任务。该所在对各地采集来的国旗样品进行分光测定,选出30多种候选颜色,然后经过专家筛选和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确定了最适合五星红旗的红色和黄色,并研制出不易褪色的布料。

拜访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

1996年国庆前夕,李玉坤在国旗徽章设计专利获得者徐大公等人的陪同下,赴上海市山阴路拜访德高望重、已是79岁高龄的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先生。

李玉坤握着曾老的手说:“谢谢您为我们国家设计了国旗,我早就盼着来拜访您。您是国旗的设计人,我因为提了一条建议,诞生了一部《国旗法》,我们两代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都与国旗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老很是兴奋:“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一提起五星红旗,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不论谈多久总不觉得累,记忆犹新啊!”曾老说着,便小心翼翼地取出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一份国旗设计图案样稿,像展示传家宝似的,慢慢地打开,展现在大家面前。接着曾老滔滔不绝地讲述他设计国旗的过程。

曾老越说越激动。突然,他扔掉拐杖扶着藤椅站起来,两眼盯着前方,炯炯有神。他亮开嗓门,模仿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语调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曾老面色红润,语调慷慨激昂。此时此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李玉坤连忙扶着曾老说:“曾老,五星红旗既美观端庄,又寓意深刻,当时你能设计这样的图案真不简单啊!”

曾老没因设计了国旗而沾沾自喜。他话锋一转,笑着对李玉坤说:“小李,我在报上看到关于你的报道,极为高兴。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到1990年10月1日,横跨了41个年头,中国才产生了一部《国旗法》,你的一条建议可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李玉坤连连摆手:“我仅仅尽了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出于强烈的爱国心和参政意识,才写了关于尽快制定悬挂国旗具体办法的建议,没想到这条建议竟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并诞生了《国旗法》。我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与您这位国旗设计者的贡献是永远分不开的,我再次向您表示致敬!”

临别时,曾老饱蘸浓墨,为李玉坤挥毫题字:“壮哉,长城万里;伟兮,旗海千秋!”

建议制定《国旗法》实施细则

国旗代表国家尊严,象征国家主权,爱国旗就是爱国家,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旗的尊严。自《国旗法》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工厂学校,到处都飘扬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然而,在《国旗法》的实施过程中,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国旗的尊严。李玉坤作为人大代表,有责任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使之得到纠正。

2000年3月份,李玉坤赴京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会议期间,他郑重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议案组提交了“建议尽快制定《国旗法》实施细则的建议”。

“建议”提出:“《国旗法》自1990年公布实施至今已有近10年。从北京、上海、江苏等部分省市以及香港、澳门回归及国庆50周年等重大活动来看,这一重要法律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开展国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的国家观念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条款的执行还缺少具体规定,导致某些单位在升挂国旗时缺乏法律依据。例如,中外合资企业需要挂三种旗帜,中国国旗、合资对方国的国旗、企业专有旗帜,这三者位置怎么摆?相差高度为多少?应当有具体规定。因此,特建议制定《国旗法》实施细则。”

猜你喜欢
国旗班五星红旗国旗
我的国旗班
存在心中的五星红旗
啊 五星红旗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十三年的守望
十三年的守望
小小国旗班(上)
五星红旗颂
我爱五星红旗
国旗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