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与模式建构

2019-10-14 02:06魏明革
新闻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课程

魏明革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模式建构

【基金项目】2015年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研究与模式建构(编号:JG1584)。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1977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罗伯特·维特的《媒体伦理学的案例研究》,这是目前最早对案例教学展开研究的专著,从此研讨式案例教学在新闻学科中被运用开来,在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其科学的教学理论依据基础之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模式建构,并在环节优化上下功夫,努力创造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最佳实践。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含义与意义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含义

极力倡导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认为:“案例教学应在每一个案例后的问题中都有一固定的讨论题,案例后的问题是由每个案例的作者撰写,其指导思想是它们都像同心圆。最中心的圆—微观问题—仅仅着眼于正在探讨的案例以及它反映的困境。下一个圆—中观问题—着眼于案例与语境的关系,有时会将事实稍作改变以观察做出的决定是否一致。最抽象的层次—宏观问题—着眼于诸如真理、平等、责任和忠诚等等主题。如能使用得当,在任何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堂课的时间之内将讨论从个别引向普遍。”[1]

属于人文科学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新闻专业各问题的答案学生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频繁地与这些问题打交道是得不出合理的答案的。可以这样认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新闻学专业课程各种特定案例的讨论、分析、判断,培养学生新闻专业精神和新闻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各种资料,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实践,使学生逐渐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确立自己的专业精神。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我国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具有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专业记者、编辑和摄影师等新闻从业人员;二是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精神,用艰苦的工作、勇气和独立提供的事实、信息和思想的方式获得公众的信任,服务于社会,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案例教学将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训练,学生将有机会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2]

新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文科学,要为新闻传媒业培养决策型与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新闻工作环境,在面临复杂的新闻传播问题时能正确果断决策,运用研讨式案例教学加强对他们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新闻传播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尤为重要。

第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我国传统新闻专业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传统教学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求。美国学者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指出“案例研究对于研习新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是新闻学院的新探索。我们长期以来擅长于训练研究生的报道与写作技巧,而案例教学将使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4]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将成为新闻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拉近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缩短学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

第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消除教学方法上的一些误区。我国新闻学专业普遍设置的核心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布局和平面设计、新闻法律和政策、专业标准和道德规范、研究方法、新闻史和新闻评论、媒体融合等。研讨式案例教学方法也被普遍运用于这些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但目前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误区,比如将研讨式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等,甚至有时候会把引用案例和案例教学混同起来,即教师先传授新闻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再例举具体案例予以印证,以便使学生能理解与掌握这些新闻知识。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研讨式案例教学则是以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生动的案例为起点,以研讨、分析问题为贯穿,以寻找答案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理论逻辑

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學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方法论工具,只有明确以某种教育理论作为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实践基础,形成科学的教学观,才能自觉进行教学改革。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等教育理论。

(一)基于欧美经验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研讨式案例教学法源于“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哲学和“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重要”的实效主义理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思想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启蒙运动之后盛行于欧美思想界的经验主义教育哲学及其激进分支——实效主义。

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贯彻“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物观察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反对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经验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学资源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就应来自现实世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经验性。

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不仅强调知识经验和知识实践,而且关注知识的实际效用,认为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識传承更为重要;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也强调教学应紧扣社会生活,因为“教学即生活”、“教学即成长”、“教学即经验改造”。教学资源应来自真实的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也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重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与专业知识。

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强调以真实记者和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模式,通过真实场景强化注重实际的特征,展示新闻理念和原则如何体现在真实环境中,探讨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哲学问题和各种争议。研讨的案例的真实性是为了在课堂与社会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通过真实案例来体验真实的新闻环境。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早期经验主义教学哲学一脉相承,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外部力量强加)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意图驱动的自主建构过程。自我学习行为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从而建立起新的意义结构,并对今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或制约作用。建构主义认为,交流是自发的并可自行做出选择;知识并不是人们所发现的客观存在,而是社会的产物,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的;知识是语境化的,人们给事件赋予意义是在特定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下进行交流派生出来的,对事物的理解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身的经验;理论并不是用来发现真理的客观性工具,而是有助于人们创造新的知识,指导人们应该观察什么,如何理解自身的经验。

这种意义建构包含三种模态,或者说三个层面:一是解释或者读解;二是道德感和得体的行为;三是行动中的能力感。也就是如何理解事物(阐释);哪些是应该做的(道德);如何去做(能力)。反过来,学习者的行为也强化这些意义结构——阐释、道德和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对所探讨的学习主题积极发表意见,这一意义结构不是群体成员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长期以来群体成员学习行为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出现的是阐释的规则——即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管探讨的是什么题目,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争论,说服对方。在这一教学情境之下,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会产生一张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为每个成员建立意义结构提供了条件。同时,每个成员建构的意义结构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意义结构,或是和谐一致或是矛盾冲突。具有“研讨式”特征的案例教学为每个成员获得新闻学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生动境景,是获得新闻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人们具备的知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也就是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能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另一种是缄默知识,这是一种非系统阐述的知识,比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我们总是意会地知道,我们在意会我们的缄默知识是正确的。”[5]匈牙利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在实践中形成、应用、检验和修正。

正规的教育渠道难以传授缄默知识,只能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摸索、顿悟来获得,或者同行之间在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讨论中来获得,从而把一般意义的知识、技能在个性化、实训化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缄默知识。

就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而言,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习得缄默知识的最佳方式。发现一种称做“Know-what”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其实不能叫做真正地拥有这种知识。如果没有缄默知识的参与,“Know-what”的知识就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因此缄默知识是知识发现与知识运用的中介和桥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情景“类比”或“再现”就能激发和应用。但是“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利用。”[6]

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些学生总会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与显性知识相比,这种缄默的认知模式与学生的行为具有更大的亲和性。研讨式案例教学也是一种证伪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遵循“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是纠正错误的缄默知识的过程。

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与环节优化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结构模式

模式是对存在的结构和过程进行的一种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它将相关要点联系起来,模式一旦被建构就可能成为一种操作规则。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就是对教学的结构与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因此,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围绕具有高度情境性的案例来建构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如下图。

教师主导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充足的知识积累时采用,主要适用于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史等比较抽象的新闻课程;师生互动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完整的知识单元结束后在课堂内进行,主要适用于新闻法规与伦理等课程的需要;学生主导型结构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进行点评,给出实际解决方案与示范,主要适用于新闻实务操作课程。

在各种具体的新闻学项目中,研讨式案例教学都要坚持“怎么办”和“为什么”于一体的教学理念,锤炼新闻职业所需的采访、研究、写作、编辑、平面设计、图表绘制、多媒体制作等技术和媒体实用知识,同时解决“为什么”这个容易被遗忘的重要问题。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优化策略

第一,案例选取的优化。要考虑研讨案例的相关性、真实性、新鲜性、典型性、完整性、重要性、启发性和争议性等要素。美国学者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建议:“虽然我们所做的变动不能使这些案例永不过时,却有助于防止案例提前过时或陈旧,我们试图找些正在发生的,一般媒体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选那些奇特的,一生中难得遇到一次的事。”[7]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挑选设计出能引出主要各种新闻知识点并可进行拓展的情境性案例。

第二,案例展示的优化。应该从媒介形态上创制案例,比如多媒体案例、视频案例、纯文本案例,案例展示的方式可采用结果未知的悬念式叙述与结果已知的推理式叙述。每个案例都应配有专门的教学指导手册来介绍教师与学生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案例进行课堂研讨学习。

第三,教师提问的优化。应充分设计提问的具体性、关键性、对象性、时机性等。熟悉研讨式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充分估计案例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为点评做好准备;做好全过程的设计,保证教学安排的周密性。

第四,交流讨论的优化。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课程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对话优化。在教学实践中,一门课程可以将研讨式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等进行有机的组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师示范的優化。包括教师的示范方式、示范内容、示范时机以及示范权威性判断等方面的优化。

第六,案例库建设的优化。要统一案例撰写标准、完善案例库管理,案例应充分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美国新闻学研讨式案例教学研究者认为,实施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基础是对案例的开发研制,建设案例库是推广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第七,实践环节的优化。要能把学生安排在具体的新闻真实案例环境中,让学生在新闻环境的各种岗位上真正具备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检验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新闻人才的有效模式和实施途径。教师不仅要提高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理论自觉,更应不断探索最佳教学实践方式,构建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精益求精地优化教学环节,从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转到培育学生专业精神与提高专业能力的轨道上来。

注释:

[1][3]菲利普·帕特森.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6.

[2]蔡雯,罗雪蕾.新闻传播学案例教学现状调查[J].现代传播,2012(09).

[4]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网站,http://www.spjorg/ecsl.asp.

[5]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02).

[6]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9).

[7]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 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

(作者: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闻学专业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浅谈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