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2019-10-14 21:30吕游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持。然而从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来看,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限制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现代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随着近些年我国物流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加入WTO以后外资物流的涌入,我国物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在经营方式还是效益与发达国家物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培养物流行业专业人才,成为物流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存在差距

我国物流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物流教育滞后,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各高校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培养方向等方面有偏颇,培养出来的人才参差不齐。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员知识面较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物流行业人才的要求,往往需要用人单位另外补课和经过较长时间锻炼或调集不同专业的人员协同作业。这就造成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上投入多、成本高、效率低。国内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业务,需要实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物流人员,而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复合型物流行业人才很难求得。

(二)社会物流职业教育培训达不到应有效果

我国物流企业基本上是由原来的运输企业转制,或者由生产企业的仓储运输部门改造而来,并且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很少;企业层面的研发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是一些物流概念和名称的炒作;现有物流人员基本上是由原来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等专业人员改变而来,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物流要求。因此,尽管在单一的运输、包装等行业内有不少高级人才,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操作等现代物流行业人才严重匾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

(三)资格认证缺乏统一制度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正规的学科专业教育,二是考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短期培训课程,这两条路构成了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而该体系存在着不合理性:一方面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也不够完善,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目前面上已经铺开,但缺乏指导、比较混乱,上岗资格培训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社会上不少物流培训项目由于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培训计划不规范,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无统一标准体系,物流培训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此外,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社会化认证工作薄弱,现有少量培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单一、培训面狭小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内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培训考核和统一的认证标准。

二、我国现代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一)完善高校物流行业人才教育模式

1、优化高校的物流课程体系

高校应与物流企业进行沟通,明确物流行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并增设国际物流相关的专业课。第二,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接触物流工作的实务,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工具,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第三,实行订单教育。高校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共同体,高校作为理论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能,企业作为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第一,重视物流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对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师资是关键。要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应选派教师到专业物流公司挂职学习、锻炼,为其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二是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国内外的物流先进理论和教学经验;三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物流科研实践,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选聘国内外物流專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或担任专兼职教师。

第二,积极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物流教育要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系统整合能力、主动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应积极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努力采用“多品种、小批量、复合型、涉外性、保重点、出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实践性极强的产业,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结合。要建立现代物流的研究、开发与教育的新型机制,物流研究咨询机构、高校和社会团体,应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有关咨询、研究、培训、服务等项工作。

(二)校企联盟培养企业需要的物流行业人才

目前,高校与企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校企联盟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窘态。通过校企联盟,企业可以使高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还可以将其内部培训外包给高校,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化培训质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操作平台,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校企联盟教育模式是我国物流管理教育成功的有效模式,也将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三)强化物流行业人才在职培训

提升在职物流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在职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多样化的在职教育,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将基础理论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三是选拔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出优秀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四是建立和完善物流培训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统一的资格认证制度。同时,充分调动物流企业和教育部门的积极性,实现物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出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根据目前国情提出建议及措施。有针对性的从企业和高校两方面对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改善,有效对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远的工程,只有不断探索与完善,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高素质物流行业人才,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林.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8.7:34.

[2] 曹日升.中国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8,45:7-8+26.

[3] 李力峰.正确认识物流行业人才荒与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6,02:277.

作者简介:吕游,女,学历:大本,职称:工程师,单位(学校):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