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

2019-10-14 21:30刘臣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刘臣

摘 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可确保高速公路使用安全,延长寿命,避免行驶中危险事故的发生。不过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中,因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难以满足作业要求。本文就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

为完善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需先明确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从而降低道路危险系数,推动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发展。

一、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促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问题扩散,之后上报相关技术人员,制定科学解决方案,改进高速公路养护的效果。另外,安全管理的高效落实可节省部分养护成本,增大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该项管理也是危险防控的重要措施,对于降低高速公路运行中的风险系数,维护检修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当期,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将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提升上,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足,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缺失较多。由于部门人员对安全管理认知上的偏差,在实际作业开展前,未对工作人员展开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得员工安全意识偏弱,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另外一些工作人员自认为自身经验丰富,工作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忽视了安全管理,最终高速公路养护中出现诸多安全隐患问题,提升了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再者,养护施工中,安全警示牌等指示标志并未按照要求摆放在规定位置,随意堆放或临时取用情况常有出现,再加上工程施工作业量较大,道路占用面积大,使得车辆通行存在较大危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2安全管理不规范。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为节省更多成本效益,并未配备专业能力强的安全管理人员,难以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内容,部分高速公路养护部门虽然会分配一些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但这些人员并未经过专业训练,难以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表面性、装饰性较强,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在实际作业开展中,养护施工人员不能够严格遵守统一的施工规范标准,施工现场存在随意走动、随意休息或闲谈等情况,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员自身素质能力不高,养护施工中,横穿马路、随意拦截、随意通行的情况较多,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率增高。不仅如此,部分养护人员在工作区域中随意堆放与乱扔杂物,随意打开中央分隔带的护栏进行掉头,且作业车没有设置醒目与鲜明的作业标志,这些问题均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3安全标志使用不合理。一是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并未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安全交通标志,对于已经损坏的安全交通标志也并未予以及时更换和处理,安全交通标志内容无法直观展现,在施工作业中会存在误入施工区域等现象,增加危险性。虽然交通部门对安全交通标志的使用展开了大体的说明,但还有很多养护单位为了增强施工作业的便利性,节省部分成本支出,而忽略安全交通标志安装这一环节,使得施工现场安全性难以保障。再者,还会出现安全交通标志摆放距离过大,超过行车中的视线范围等情况,同样也会增加施工危险性。二是未设置夜间行车标识。夜间行车的视线范围本就有限,如果不能在养护施工区域前后科学距离内设置安全交通标志,驾驶员难以辨别哪里是通行车道,哪里是禁止通行车道,行车危险性大大提升,这对养护人员及过往车辆均存在较大的安全威胁。

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提升措施

3.1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一方面可加大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深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安全管理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且做好安全责任划分,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要点,以改进安全管理的落實度,提高养护工作质量,降低养护人员的作业难度。

3.2做好人员培训,提高人员能力素质水平。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大养护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确保在养护施工中做到规范操作,避免违规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加强养护施工的整体效果。因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人员一般属于进城务工人员,所以在基础的素质方面并不是非常理想,法律方面的维权意识薄弱。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以安全教育作为核心,改善施工人员的施工技巧,深化其安全保护意识。在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中,具体的培训内容有:

一是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要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标准规范要求等;二是对养护施工现场情况、岗位职能予以详细说明,讲解养护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危险因素,且对其预防和控制措施展开详细说明,结合现场情况,探讨相关延伸问题,完善安全管理内容,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性。再者,做好应急训练,增强员工应急反应能力,保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实施处理和控制,降低危险系数。三是岗位培训,让人员了解不同岗位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四是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中可分为三部分,施工前的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殊性安全教育。养护工作人员在被录用之后,需要在进入现场开展作业之前,通过相应岗前教育与培训,让养护人员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借助多样化教育方式的应用,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思想素质,加强人员操作的标准性、规范性。

3.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是落实准入管理机制。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落实准入机制的相关内容,加强各项手续的齐全性、合理性,按照规定要求实施养护道路的封闭处理,以改进养护施工效率。如果在施工中存在工期延误或需要延长养护时间的情况,也应按照相应机制要求及时办理手续,推动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此外,加大审核力度。审核工作中包括施工报备材料审核、材料审核、地点审核、计划审核及进度审核等多方面内容。二是合理规划安全交通标志。在现场施工审核中,要对现场安装的安全交通标志实行管理,保证安全交通标志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间距控制的合理性,禁止使用已经损坏的安全交通标志。在夜间施工时,应采用鲜明、醒目的警示标示,为来往车辆提供指示和引导,尤其是在中央道路养护施工时,务必做好周边指示标示的配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道路检测车辆上路作业时,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在开展隧道工程,必须封闭施工时,应通知路政部门,及时调整信号灯,工程人员需要在隧道入口前摆放多个警告标志,标志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假设作业区域属于弯道,则可以适当的缩短标志距离,保障过往车辆能够及时注意且避让,维护施工安全性。

3.4健全监督管理体系。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范围较广,为加强养护施工的安全性,除了要设置安全指示标志,增强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外,还应加大对养护施工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做到实时动态化的监督和管控,全面了解施工情况,且快速解决养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改进养护质量,提升养护等级,推动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和荷载较大,为保证高速公路的行驶安全,完善养护工程,加大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希望通过上文的论述,可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有所帮助,从而增大道路安全系数,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新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J].四川水泥.2019(06)

[2] 常乃心.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0)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大雪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