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社区理念的电梯统筹管理

2019-10-14 04:44王宁子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电梯安全

王宁子

摘 要:本文以安全社区理念,通过整合社区内资源、开展电梯安全评估、落实隐患整改、加强社区安全宣传培训与事故应急演练等统筹措施,促进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关键词:安全社区;电梯;安全

安全社区理念的提出已有45年的历史,早在1975年,瑞典Falkoping推行社区安全计划;1989年在瑞典举行的国际事故和伤害预防大会上,提出“所有人都应享有平等的安全、健康的权利”[1],并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安全社区宣言》。社区是党和政府落实各项政策和了解民情的最基层,安全社区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截止到2019年底电梯总量已达709.75万台[2],每天乘坐电梯的人数超过2亿人次,同时随着老旧电梯数量逐年增多,电梯的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电梯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反响较大,电梯安全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国务院于2018年2月发布了国办发[2018]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电梯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到2019年,电梯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电梯万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3],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视,对人民健康安全的高度负责,为全面提升电梯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安全社区的建设

安全社区是社区内有关组织、个人及志愿者一同参与、持续改进的促进安全和预防事故工作,以达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4]。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有起点无终点的工程,需要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在生活、工作等诸多领域实现“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目标。

二、安全社区的基本要素

1、安全社区的组织机构

安全社区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起跨部门的社区合作机构,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运行。

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协商关系,积极主动参加建设安全社区工作,社区应搭建起伤害和事故预防的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全员参与。

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社区应定期开展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估等工作,建立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制度,为安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安全促进项目

社区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重点考虑:电梯安全;居家安全;消防安全;老年人、儿童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防灾减灾等。

5、宣传教育与培训

社区应经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社区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事故与伤害防范能力。

6、应急预案和响应

社区应制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7、建立安全社区创建档案

建立规范、齐全的安全社区创建档案,包括:组织机构、方针目标等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社区重点危险源控制清单;安全促进项目方案;安全检查记录;应急演练记录等。

8、评审与持续改进

社区应制定安全绩效、工作过程方法和安全促进项目的评审方法,定期组织开展评审工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基于安全社区理念促进电梯的统筹管理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种设备之一,电梯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繁荣稳定,需要发挥社区为民服务的作用,守好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用安全社区的理念进行电梯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社区设立电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的监督,落实电梯定期检验制度。

2、组织开展社区内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对电梯健康状况、使用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安全性能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评分体系得出合理化建议,对电梯进行分级管理。

3、整合社区内资源,提供组织保障和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落实电梯隐患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消除,杜绝电梯“带病”运行。

4、社区内建设电梯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响应、处理社区群众反馈的电梯相关信息,及早发现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提高全员参与率,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

5、进行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包括:安全乘坐电梯知识,突出对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外来人员)的专门培训,如采取发放宣传单、开展社区培训、播放电梯安全宣传片等方式,结合不同层次人群的接受能力以及安全需求,并设定培训效果及验证方式。

6、开展经常性的电梯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社区居民的事故防范意识和电梯管理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7、建立电梯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包括:电梯事故与伤害数据统计分析;社区内每部电梯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相关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电梯隐患整改措施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8、聘用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员对电梯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包括:电梯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的实现情况;电梯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社区人员电梯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等。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消除和控制电梯风险,促进社区电梯的安全運行。

四、结语

基于安全社区理念进行电梯管理,可以更好地调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改善社区安全状况,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进而促进社区和谐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第7号)[EB/OL].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EB/OL].

[4] AQ/T 9001-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S].

猜你喜欢
电梯安全
电梯
电梯,电梯,“飞”起来
电梯不吃人
与电梯有关的那些事
被困电梯,我不怕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