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宫腔填纱、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的研究

2019-10-15 02:56唐玉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5期
关键词:背带丁三醇宫腔

唐玉艳

410000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南长沙

前置胎盘为产前出血性疾病,临床处理方式主要为剖宫产,由于前置胎盘患者接受剖宫产手术时,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高,并且出血控制难度大,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例如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等[1],因此快速且有效止血至关重要。现在临床常采用的止血方法有宫腔填纱、子宫按摩、“8”字间断缝合和使用缩宫素等,为提高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现将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此研究展开探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1.45±4.81)岁;孕周34~40周,平均(37.46±1.08)周;孕次2~5次,平均(3.36±1.02)次;初产妇12例,经产妇25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31.91±4.50)岁;孕周35~39周,平均(37.53±1.37)周;孕次2~4次,平均(3.36±0.92)次;初产妇13例,经产妇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参照组实施“8”字间断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10 IU缩宫素向宫体注射,胎盘剥离后一旦出现下侧剥离面出血,需即刻给予20 IU缩宫素静脉滴注,同时对胎盘剥离面采取“8”字间断缝合术。②试验组实施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腔填纱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向宫体注射,其后开展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由剖宫产切口将子宫拖出,对腹腔内积血进行清理,采用1号薇乔线由接近右侧子宫横切口3 cm部位进针,穿过宫腔,至子宫左侧4 cm部位出针,将缝线拉到宫底,同右侧宫角维持3.5 cm距离,且垂直绕向后壁,在绕行时,依次于宫底、前后壁对子宫浆肌层进行垂直褥式缝合,一般为2~4针,避免缝线滑脱。后壁针线由与前壁对应的部位进针,同时由前壁穿出,接着横向移动,置于左侧,与右侧部位和缝合方法一致,由左侧宫体后壁出针。以上进针穿刺部位尽可能低于活跃出血区域,先不予打结。选择经高压消毒且采用碘伏浸润的纱布,长宽依次为2 m、0.15 m,拧干后于B超辅助下从宫底由内而外折叠填充,并给予适当按压,避免空腔形成。纱条填塞至宫颈口处,并将其塞进阴道2~3 cm,紧握子宫体,牵拉缝线同时打结;对宫底和子宫前后壁各缝1~2针。术后加强观察,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子宫颜色恢复正常且活动性出血停止,则缝合关腹,术后1 d将宫腔填纱取出。

观察和评价指标:(1)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2)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发热、乏力、宫腔粘连、切口感染、继发性贫血和子宫缺血性坏死。(3)评价效果:①显效: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子宫质地硬且收缩良好,出血量不超过50 mL/h;②有效:生命体征稳定,子宫质地较软,宫缩无力或减弱,出血量>50 mL/h;③无效:上述指标均不满足。

统计学方法: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及术后24 h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χ2=4.162 5,P=0.041 3,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止血时间(min) 术后24 h出血量(mL)参照组 37 1 932.28±490.15 12.90±3.88 248.43±38.80试验组 37 1 785.62±349.80 8.62±2.30 207.13±32.76 t 1.481 5 5.771 9 4.947 1 P 0.142 8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试验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文献记载[2],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关键因素。产后出血可诱发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还有可能导致产妇死亡。故合理控制产后出血对提高产妇、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有重要作用。现在临床处理产后出血时常在抗感染、抗休克的基础上加用子宫按摩、子宫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也有诸多弊端,即子宫按摩整体止血效果欠佳,子宫动脉结扎术用时长,对操作者的要求高,部分产妇甚至需要采取子宫切除术,进而丧失生育功能[3],引起诸多并发症,使预后受到影响,故临床推广受限。

宫腔填纱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常规方法,能通过压迫子宫壁,扩张子宫腔,使子宫反射性收缩,进而止血。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能借助缝合线捆扎外力,收缩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分支小动脉闭合,减少血液灌注量,另外这种手术还可保证子宫表面压力分布均匀,既能止血又可避免子宫受到创伤,安全性高。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甲基前列腺素,收缩血管作用显著,能促进子宫血窦闭合,改善内膜供血,增强术后子宫调理效果。将上述治疗方法有效结合,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提示试验组止血方法实用性强,能减少止血时间,增强止血效果,还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联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腔填纱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背带丁三醇宫腔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