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法在肛肠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15 02:56严胜云熊少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5期
关键词:痔瘘挂线外痔

严胜云 熊少明

436032鄂州市葛店卫生院,湖北鄂州

痔瘘术是临床肛肠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术式,具有极易污染和感染等特点,使得患者在术后比较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1]。故对于治疗手术切口,临床医师通常不予以缝合处理,使之敞开,进而导致切口愈合的时间明显延长[2]。本研究以70例痔瘘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挂线引流与桥形缝合联合疗法在痔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痔瘘患者70例,按奇偶数字分为两组各35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6~73岁,平均(52.18±7.42)岁;肛瘘11例,混合痔16例,血栓外痔3例,肛裂4例,肛痈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5~74岁,平均(52.39±7.64)岁;肛瘘12例,混合痔17例,血栓外痔2例,肛裂5例,肛痈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法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病历信息完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有手术适应证,治疗依从性良好。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痔瘘术治疗,试验组在手术基础上加用挂线引流和桥形缝合疗法,具体操作:(1)术前准备:嘱术前3 d食用半流食,指导服用液体石蜡,25 mL/次,1次/d,同时予以标准剂量庆大霉素以及灭滴灵,口服用药。术前1 d,做好备皮工作,静脉滴注抗生素,待晚上进食后,指导患者服用番泻叶30 g。手术当天清晨,施以清洁灌肠处理。术前30 min,予以镇静剂肌肉注射。(2)术时:指导患者取侧卧位,视病情情况选择骶管麻醉或局麻。对肛周皮肤以及肛管直肠下段进行充分消毒,对于低位单纯肛瘘,呈放射状对瘘管进行切开,或是对瘘管进行剥离。对于低位但有间隙脓肿,需施以一次性切开处理。肛裂需切断内括约肌肌头部分,并予以扩肛处理。混合痔需于内痔基底部利用7号丝线进行缝扎或是结扎。针对外痔部分,需作一放射状切口,对皮下静脉曲线丛或结缔组织进行剥离。环状混合痔,需对内括约肌肌头进行有效切断,避免术后出现肛管狭窄。对切口进行规范化的修剪,使其保持梭形,至于切口的最顶端,需位于齿线附近。①挂线引流:利用生理盐水以及灭滴灵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并予以止血处理。对普通橡皮筋进行消毒,然后将之沿着切口方向轻轻置于其中,以实现引流效果。需根据腔隙大小,确定橡皮筋放置数量。②桥形缝合:在缝合过程中,需对术野进行充分显露。利用4-0无损伤缝线对皮肤进行剪断缝合处理,注意不缝合脂肪和皮下肌肉等组织。对皮下腔隙进行旷置,使橡皮筋通过腔隙中。缝合切口顶端且接近齿线部位的第一针,需稍微向下牵拉内痔残端的根部黏膜,待对切口顶端进行覆盖后,予以缝合固定处理。此后,利用碘伏纱布对创面进行覆盖,注意无需在肛管中塞入油膏类纱布。(3)术后:嘱患者控制排便约1~2 d,待排便后可采取短时间坐浴的方式对肛门进行清洗,以免大便沾染。利用生理盐水对橡皮筋引流部位进行冲洗,并对冲洗液进行充分的吸尽,利用碘伏棉球对切口进行擦洗,然后再利用碘伏纱布进行压迫覆盖,1次/d。静脉滴注抗生素,若缝合部位的皮肤无感染征象,可在7 d左右对橡皮筋进行拆除。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评价指标:记录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统计切口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例数,并经分析后作出比较。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23±4.08)d,短于对照组的(18.45±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2 1,P<0.05)。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试验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现阶段,手术为痔瘘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相关资料显示[3],痔瘘术属于开放术式,需要对切口进行完全敞开,并予以彻底引流,以尽可能减少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但因创面比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有可能会引发切口延期愈合以及肛门狭窄等问题。故临床有必要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痔瘘术切口进行处理。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法是比较现代化的一种切口处理方法,将之积极用于痔瘘术中,既不会对肛门功能造成损伤,也不会提高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4]。通过挂线引流和桥形缝合疗法,可有效减少患者在术后排便期间的出血量,并有助于减轻撕裂样的疼痛感,让患者能够不再害怕术后排便[5-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对促进痔瘘术后切口愈合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痔瘘术采取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法进行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提高切口愈合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痔瘘挂线外痔
自拟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痔瘘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湿润烧伤膏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在痔瘘术后的应用效果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Hit the Road”与“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