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2019-10-15 02:56康雅琴朱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丙泊酚肌瘤芬太尼

康雅琴 朱红

434200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松滋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一般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的后期愈合造成一定问题,随着医疗条件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已广泛应用至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但是作为侵入性手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不同的麻醉方式其效果不同,所以应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以确保手术整体过程的稳定性[1]。本文通过对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不同麻醉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37.67±1.2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37.52±1.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术前常规检查心、肺、肾脏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并且签署手术同意书。

排除标准:长时间饮酒、服用镇定类药物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常规检查以及禁食、禁饮。术前30 min进行瑞芬太尼静脉滴注给药,25 μg/mL,速度0.5~1 μg/kg,持续时间为2~5 min,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保证稀释浓度在1∶5以内,维持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2]。在诱导麻醉结束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给予患者丙泊酚4~12 mg/(kg·h)[3]。②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方式。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术前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剂量为0.7 μg/kg,在给药5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静脉滴注的方式,舒芬太尼的剂量为0.07 μg/(kg·min),丙泊酚为 70 μg/(kg·min),维持术中麻醉,并且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给药[4]。

表1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s,min)

表1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s,min)

组别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意识恢复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对照组 44 7.89±2.47 13.89±3.45 27.89±6.98观察组 44 4.78±1.35 6.37±2.67 21.56±4.73 t 7.329 11.434 4.980 P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n(%)]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过程中的整体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①麻醉效果指标: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②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麻醉镇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麻醉整个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P<0.05),见表2。

讨 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需要进行麻醉,但是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等各个方面影响不同,可能出现麻醉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并发症,对手术以及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麻醉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不同的麻醉方法效果,进一步提升麻醉质量,为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术后的恢复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麻醉镇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麻醉整个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瑞芬太尼作为一种短期有效的麻醉阵痛药物,主要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以及维持等,但是该麻醉药物半衰期及作用时间较短,并且消除较快,虽然不影响术后的各项苏醒等,但是对于麻醉的整体效果不理想。舒芬太尼则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镇痛类药物,药效维持的时间较长,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其镇痛效率是瑞芬太尼的5倍以上,因此在手术中的整体效果更加稳定。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均属于临床常见的麻醉类药物,其中丙泊酚在使用后见效快,血浆清除率较高,可有效降低血液浓度,该药物使用至诱导麻醉以及维持麻醉中效果较为理想,但是该麻醉剂对于患者中枢神经以及周围血管扩张具有抑制作用,可造成术中不良反应[5]。而舒芬太尼则是一种长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使用后整体的镇痛时间较长,并且镇痛的效果较好,药物使用后可快速维持脑部供血的平衡,同时在术后可以快速通过血液循环进行代谢,在保持术中患者各项指标稳定的同时,术后可以确保患者尽快苏醒。因此在手术麻醉中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通过丙泊酚可使患者快速到达预期的麻醉效果,通过舒芬太尼对麻醉进行维持,不仅可以维持整个麻醉效果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以及麻醉后的各种不良反应,整体麻醉效果更加理想[6]。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这种麻醉方式对比,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更好,并且可维持手术中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稳定性,整体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提升手术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丙泊酚肌瘤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