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现状研究

2019-10-15 02:56文卫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5期
关键词:病耻精神疾病精神病

文卫

644000宜宾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精神活动异常,在意识清醒的状态对个人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下降或丧失,可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或出现暴力攻击行为[1],因自知力缺失或在恢复期产生病耻感,而致精神康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资料与方法

2015年随机选取本市某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接受救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并在患者接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救助救治1年后,由市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项目负责人实施调查,确保参选人员自愿参加,在整个项目活动中患者具有足够的知情权,且身体无严重躯体疾病,不限年龄和性别。

方法:①收集资料:收集每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即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即病程、家庭情况、社会支持情况、住院次数以及治疗过程的依从性。②研究内容:将患者的主观感受作为获取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的材料依据,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具体评分标准:“总是”为“4分”;“大部分”为“3分”;“偶尔”为“2分”;“从未”为“1分”。通过调查与统计,获取总分。对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精神疾病病因、精神健康常识、精神病治疗方法、精神病预防策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共设置判断题16道,填空题4道,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给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对精神卫生知识以及心理保健知识了解程度相对越高。内在耻感量表(ISMI):用于评估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耻感状态,共29项测评内容,分别从对外偏见认知反映程度、个体价值感、社会身份认同感、病耻感阻抗体验、社交活动回避态度以及对外界歧视态度的反映程度方面入手,了解患者刻板印象、价值否定、病耻抵抗、社交退缩、歧视体验5个方面的具体情况。运用4级评分标准,若每项内容的平均得分超出2.5分,说明受试者在该项内容上拥有较高的病耻感受。

表1 知晓与不知晓精神卫生与精神分裂症状之间关系比较[n(%)]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般情况:200例患者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17~45岁,平均(28.2±3.7)岁;以初中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最少;已婚人士居多,占总人数的80%;新农合是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患者一般因素对患者感知病耻感的影响,特将每一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感知病耻感的平均分视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方式,创建多元回归模型。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方式对每一种自变量进行控制,发现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婚姻情况、既往住院次数中,既往住院次数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358。由此可见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对患者的感知病耻感影响程度相对比较大。

家庭与社会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得知,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往往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25.2%的患者能够与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获得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护;50.4%的患者家属运用哄骗方式或者是强制手段帮助患者控制病情;37.9%的患者遇到病症困扰时会找人倾诉,但是却不被倾诉对象理解;16.4%的患者有机会同专业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精神卫生与精神分裂症状之间的关系:在200例调查研究患者中,患者知晓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86例(43%)。知晓精神卫生知识的患者在价值否定与病耻抵抗方面优于不知晓精神卫生知识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旦病情反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精神状态将出现异常,纵使患者在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但是其所具备的辨别能力与控制能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严重者会出现暴力袭击现象[2-3]。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症治疗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医疗工作的研究重点。

通过实践调查得知,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极易产生自我病耻感,会严重降低患者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长此以往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无法正确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客观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恋及就业是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家卫生部门对农村精神疾病患者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为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资源,以及更多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不断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在社会支持的推动下,精神疾病患者所存在的病耻感明显有所好转。因此,在农村精神分裂疾病预防工作中,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做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有效改善农村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农村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素质,为农村精神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病耻精神疾病精神病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