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技术的USRP实时视频传输实验设计和实现

2019-10-15 08:14于正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接收端载波信道

于正威, 李 鹏, 刘 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

0 引 言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系统的日益复杂,因此以传统方案去设计和评估通信系统早已显得十分困难[1]。就教学领域来看,传统的通信实验可以分为2类:第1类是固化的实验箱,第2类是基于软件的仿真。固化的实验箱,存在可扩展灵活性不强的问题,软件仿真存在实验效果不够贴近实践的问题[2]。而现代的通信实验更趋向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和实验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ora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LabVIEW)组成的新型通信实验平台。USRP是可使用软件重配置的射频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具有可扩展、使用简单等特点;LabVIEW是目前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功能强大的图形化软件开发集成环境,被视为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结合USRP和LabVIEW可以快速的构建通信系统,并弥补传统通信实验的不足[3]。

本文基于USRP和LabVIEW组成的通信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正交频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技术为基础的视频传输实验[4]。

1 USRP软件无线电系统

软件无线电通信实验平台以可编程的硬件作为通用平台,用可重配置的软件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通过更新软件可以兼容多种无线通信制式,具有方便参数配置、全方位观察各模块信号的优势[5]。

现有的软件无线电的实验设计,主要侧重于通信的局部模块,例如调制方式、载波同步等。但USRP实验平台是一个通用平台,适用性更宽。USRP的基本硬件结构包括:射频天线、射频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6]。

本文选用USRP-2943R作为射频收发设备,有TX1、TX2、RX1、RX2通道,可支持2天线同时收发,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扩展口(MIMO EXPANSION)可与其它USRP设备相连组成MIMO系统。具体收发端性能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USRP-2943R发射端性能参数

表2 USRP-2943R接收端性能参数

1.1 实验平台软件LabVIEW介绍

本实验平台利用LabVIEW进行软件编程。LabVIEW使用图像化开发语言,编程过程清晰简单。USRP配合LabVIEW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开发软件无线电的实时系统创造了条件。LabVIEW支持混合语言编程,兼容Matlab脚本或者C语言代码,能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代码移植难度。

1.2 USRP工作流程

如图1 USRP硬件框图所示:USRP通过PCI-Ex(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插槽与主机相连后,主机产生已调制的基带信号,通过PCIe传送给USRP,通过数字上变频(DUC)和双通道16 bit的D/AC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由此产生的模拟信号与指定的载频混频,最后经过放大器和天线RX1将信号以一定的频率发出[7]。

图1 USRP硬件框图

信号在真实的信道环境传播后,被接收天线RX2接收,然后接收端利用低噪声放大器,将RX2中的信号放大、混频操作,产生同相正交(I/Q)信号,再经过滤波和双通道的模数转换器采样。接收端对采样生成的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DDC),并通过PCIe传送到PC主机端进行解调恢复原始信号[8]。

2 视频传输实验的实现过程

视频传输系统实验分为2个发送和接收模块。如图2所示:发送模块先将获取到的视频流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再将数据流在LabVIEW上进行QAM调制,OFDM调制,最后经过USRP对信号进行DUC、D/AC后进行滤波、混频和放大等处理,由TX发射[9]。与之对应,接收模块在RX接收到射频信号后,USRP将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混频和滤波,再进行A/DC、DDC转换,然后通过PCIe输送到PC端,在LabVIEW软件中进行反OFDM、QAM解调等操作,最后将视频流数据输出进行播放。

实验中, LabVIEW不但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还被用于获取视频流数据、处理数据流和配置USRP。其中最重要部分在于处理数据流,即使用LabVIEW实现OFDM传输系统。

图2 视频传输实现框图

2.1 发送模块的建立

发送模块链路流程如图3所示:将视频数据每2 bit映射为一个QAM符号,再把串行符号数据转变为并行符号数据,之后在每个并行流中每隔5个符号数据放置一个导频,导频放置完成后,再插入虚拟子载波(即插入0序列),由此构成新的符号序列,对新构成的符号序列再进行256点IFFT变换,然后加上64点的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再由并行转为串行,最后加入传统的短训练序列(Legacy Short Training Field,L-STF)和传统的长训练序列(Legacy Long Training Field,L-LTF),到此就建立好了实验的发送模块。实验中实际发送一帧数据为7 000 bit,每帧有5 000 bit有效数据[10]。发送帧结构如图4所示。

图3 发射模块框图

图4 发送帧结构

在图3中从QAM调制后到USRP前模块都是OFDM技术的实现细节。OFDM技术是本实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等优点。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单个码周期为Ts的信息流由串行转变为N路并行码流,每个码流都加载到一个子载波上,子载波的频率满足fn=f0+n/(NTs),n=0,1…,N-1,即子载波的频谱相互正交[11]。

OFDM调制方法如下:令Xl[k]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上的第l个发送符号,l=0,1,…,∞,k=0,1…,N-1。由于串并的转换,N个符号的传输时间变为NTs,一个OFDM符号的传输时间为Tsym=NTs,令Ψl,k(t)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第l个OFDM信号:

(1)

时间连续的基带信号表示为:

(2)

在时刻t=lTsym+nTs,Ts=Tsym/N,fk=k/Tsym,对式(2)时间连续的基带OFDM信号进行采样,可以得到相应的离散时间的OFDM符号:

(3)

实验根据图3、4所示的发送端框图和帧结构,再结合OFDM的相关公式,利用LabVIEW进行编程,实现了基于OFDM技术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功能。LabVIEW程序如图5所示,图中各个信号的处理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可对每个模块进行黑盒测试[12]。

2.2 接收模块的建立

接收模块的链路流程如图6所示:对USRP接收的数据流,利用L-LTF和L-STF分别进行互相关和自相关计算,以实现粗同步和精同步[13]。在找到同步头后,对数据流执行串转并,去CP,FFT变换,去导频和去虚拟子载波等操作。再根据导频使用最小平方算法(Least Squares,LS)进行信道估计,根据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线性插值,即可得到其他子载波上的信道特性[14]。对接收到的数据流乘上各子载波的信道特性,就可以得到均衡后的数据。最后并串转换即可恢复成QAM符号流,再经过QAM解调就可得到视频比特流数据。

图5 发射端程序

图6 接收端程序框图

从图6中可以看出,从USRP后到QAM解调前的模块都是OFDM的解调过程。接收模块中OFDM的原理如下式所示:

lTsym

(4)

(5)

接收端关键点除了FFT变换过程,还包括信道估计过程。因信道环境较好,选择了相对简单、复杂度相对较低的LS算法进行信道估计[15]。实验中利用导频和LS算法进行信道估计,此时的频域信号为:

Y=HX+Z

(6)

(7)

(8)

(9)

实验根据图6和相关的OFDM解调原理,搭建了LabVIEW的接收端程序,如图7所示。此程序中各个模块也应该进行黑盒测试,以保证各模块的功能完整性和正确性。

图7 接收端程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环境是室内,实物如图8所示。运行程序前,设置载波频率、采样率、本振频率、输出功率等参数,具体参数如图9所示。

接收信号的频谱图如图10所示。

图11为接收端星座图。由图11(b)可见,接收端能够接收正确数据。

图12(a)为正在发送的视频图片,图12(b)为接收到的视频图片。通过对比图12(a)、(b)可以发现,PC端能够正确恢复发送的视频,但会出现细微的延时。

图8 实物图

图9 发送端(左)和接收端(右)参数设置

图10 接收端信号频谱

(a) 未均衡的星座图

(b) 均衡的星座图

(a) (b)

图12 视频接收界面

4 结 语

本文基于USRP和LabVIEW的通信实验平台搭建并实现了基于OFDM技术的实时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USRP和LabVIEW构成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组成和优点。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视频播放软件,在接收端观察到了实验发送的视频。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真实环境的无线通信实验平台,完全适用于通信系统原型的整体设计,解决了科研中真实环境下算法验证的问题,提高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值得推广于无线通信教学领域,以此加深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接收端载波信道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通信接收端优化策略
信号/数据处理数字信道接收机中同时双信道选择与处理方法
顶管接收端脱壳及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
基于多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优化研究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手机无线充电收发设计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低载波比下三电平NPC逆变器同步SVPWM算法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