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2019-10-15 09:49刘琼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专心注意力学会

刘琼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提出了“课堂革命”,吹响了振聋发聩的改革号角。“课堂革命”如何革,从何开始,我们視角不同,见解自然不同,但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常常很苦恼:现在的学生不听课。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书中明确提出“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解和积极地领会教学信息的技能”,然而现在的小学生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急于展示自己,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关注他人的行动,往往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率低下。

我们的教学中依然发现:1.老师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匆匆读完一遍,结果不知道要思考的是什么问题;2.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时,其他同学不是唉声叹气就是依然把手高高举起,却不知发言者所云;3.对同一个问题,答案会被很多人重复多遍;4.交流问题时,已经被肯定的答案不能很好的被后发言的同学借鉴。5.当老师说:“请小朋友小组讨论,看看能发现了什么规律……”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学生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他们的声浪中……如此现象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心痛!这样的学习,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良好倾听的技能与习惯,而导致学生倾听习惯差的原因除了学生个体心理、能力的差异外,与我们轻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倾听亦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那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有哪些呢?巴班斯基也谈到了几点,比如注意点不对,教师课堂纪律控制不好等等,我也想到了几点。

一是学生过度的自信。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的相信自己。他们总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希望老师围绕他转,于是,在别人发言时还举着手,同时嘴里还念念叨叨吸引老师的注意;或者当别人刚一开口,就武断地认为“跟我想的一样”,不用听了。

二是学生专注度不够。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很困难的,教室外的一声鸟叫,教室里的一只飞虫,门外一个身影,同学的一声咳嗽……都可能让有些学生注意力分散。也有一些学生虽然貌似心在课堂却“神在外”的假性注意,还有注意力方向不对,关注是“谁发言”而关注发言内容。

三是教师教学平淡。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专心倾听,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与教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情感的丰富,都会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产生影响,从而使课堂效率最优化。

当然,妨碍倾听的因素远不止这些,其关键在于我们没有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而经常埋怨学生不听讲,那我们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转移和分配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倾听上呢?

一、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倾听技巧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根本不会倾听,更谈不上什么倾听技巧了,当然技巧是可以训练的,主要方式有:

1.学会复述

复述是比较常见的实用方法。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复述别人的话,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倾听的目的。学生要想一字不差地重复别人的简短话语,其首要的前提就是专心倾听并开启思维,有意记忆他人所表达的观点。这样的训练也许一开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能做到在别人说话时,集中自己的注意专心倾听。

2.词语接龙或续编故事

语文课上有许多有趣的训练都能刺激学生的倾听发展。比如词语接龙和续编故事,当前一名学生回答时,后面回答的学生必须根据前面的答案作出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不得不认真倾听。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专心地去聆听别人的发言。

3.互当“老师”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互当“老师”,最简单的就是同桌互读互查,互谈互纠。有时他当上一回“小老师”,那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教材中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或是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像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也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倾听。

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倾听

1.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是充满童趣的,对色彩鲜明的图片、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非常有好感。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语言生动活泼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有丰厚的底蕴,具有十足的驾驭、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并且充满孩子的天真活泼,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

3.课堂氛围民主化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学生的朋友,可以把语文合理的变成音乐课,变成体育课,变成美术课……只要这些“课”能为我们语文课服务就好,达到教学目的。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会引起学生急切倾听兴趣。

三、巧用评价,激励倾听

老师的表扬总是能使学生兴奋不已,即使再平淡课堂,课堂上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牢抓这一契机,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以身示范地倾听学生的繁衍,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学习、提升情趣,感悟人生!相信,学会了倾听,将为课堂革命竖起两只聪慧的耳朵!

猜你喜欢
专心注意力学会
哲理漫画
让注意力“飞”回来
学会分享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废寝忘食
专心的小玛妮雅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