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核心素养

2019-10-15 09:49连秀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记忆力国学写作文

连秀云

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的转变

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我校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以我班为例,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们来讲意义很大。

1.学生记忆力得到了提高

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学生找到了自信

别的学校没有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走在前列,当学生们与亲戚、朋友的孩子相处时,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而且使他们更加有兴趣接着背诵下去。尤其是当家长对孩子的记忆力表示惊叹时,他们也增加了信心。

3.提高了习作水平

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就害怕,现在,全班学生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盼着写作文,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当然,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不同,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做法

1.做计划

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计划里面包含着灿烂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笔者激动地告诉孩子们,其实《论语》的背诵只是开始,以后要在三年的时间背诵更多经典,如《老子》、《道德经》、《大学》、《五经》等。

2.保证時间

每个大阅读时间领着学生背诵。教师先范读一遍,或跟着光盘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准确。然后一句句背诵,再串起来背诵,接着指名会背的孩子先背,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背一篇,清一篇。

3.争取家长配合

要求孩子把在学校背诵的篇目回家背给家长听,让家长签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第二天,小组长负责检查,如果没签字的同学,要警告,然后背给组长听,不会背的,组长负责看着背诵,直到会了为止。

4.定期评比

背诵得比老师要求还要多的孩子,发奖品奖励。尤其是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只选背诵熟练的孩子参加,也激励他们去努力背诵。

5.师生共背,故事引导,以激发兴趣

每次背诵,笔者都是跟着学生一起背。有时候让班长主持,笔者作为一名学生在下面参与。要是班长找笔者背诵的时候,我故意装得不熟练的样子,然后多背几遍,直到会了为止。以此告诉孩子们: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多读几遍就牢固了。

学习国学经典的主要目的是育人,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重大。努力让师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直面经典;在古雅的民族音乐中感悟经典;在书法的艺术长河中沐浴经典;在文明礼貌的风尚中浸濡经典,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贯穿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三、阅读需要环境,更需要心境

国学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诵读经典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意义更加深远。我认为,自从学校诵读经典后,班级气氛比较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别指望去一炮而响。老师要有十足的耐心,好学敬业,并真心爱学生。读好了经典,相当与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基础,相当于拯救了一个民族。现在,学生读经典劲头就更足了,天天课前诵经已经形成了习惯。学生的学习劲头比原来更高了,各科成绩较原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行为习惯在诵读经典中得到了感悟,行为习惯越来越好。 我们相信:经典诵读特色课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一定能让书香飘满校园,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人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受益终身。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

猜你喜欢
记忆力国学写作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你的记忆力好吗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非凡的记忆力等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写作文等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