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2019-10-15 09:49李晓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移情家园家长

李晓芳

一.问题提出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左右开始出现亲社会行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谦让、帮助、分享、礼貌、抚慰、与人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养成,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到“自我中心化”的影响,导致许多幼儿不善与人相处,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而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

许多家庭以幼儿为中心,只注意对其生活上的照顾与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一些良好的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导致自我中心化加重。多数家长认为不能让自己孩子受半点委屈,较少人去关注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使幼儿变的只会一味索取,不讲奉献,幼儿自我观念在不断膨胀。幼儿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合作、谦让、友爱等品质孩子长大后会好起来的。因此错失了许多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机会。

而幼儿园方面,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以口头说教为主,没有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实践与行动。个别教师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给予了低关注,当发现幼儿有分享、合作、助人等行为时,只是对其口头表扬,没有发挥本身事件真正的教育价值;幼儿的许多亲社会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强化,错失了许多良好的教育契机。

三、培养方法

1.明确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幼儿社会化和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的相关。例如:4-6个月的幼儿在分享反应中,做出“均分”的最多,“慷慨”的其次,“自我”的最少。5-6岁的时候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增多。

2.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要学习、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及时掌握幼教最新动态和教改方向,转变教育观念。为使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也能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分享性的教育活动,这可以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3.家园共育,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家园合作,为幼儿创造一个合作、分享、倾诉的平台,多鼓励幼儿,学会赏识教育幼儿,使得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家长的意见,以利于今后建立良好的家园亲子依恋关系。

四、培养措施

(一)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我们不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还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所以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

可通过师幼赏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采用故事讨论、录像观评、戏剧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设计“画脸谱”、“幸福拍手歌”“认识表情”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创设“感恩的心”主题体验活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关爱亲人,为他人着想的情感,让幼儿学习模仿良好的行为品质。如“护蛋行动”“手拉手献爱心”“我为别人做点事”、“妈妈的节日”等活动,使幼儿品尝到分享、帮助、给予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榜样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可开展“好孩子,我最棒!”的榜样主题系列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等的亲社会行为,“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如:“小医生”为病人解决痛苦;“小交通警”指挥交通;体育游戏 “两人三足”等。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教育,能使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意识到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同时,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良性的循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三)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所学的亲社会行为,要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巩固和强化。我们可通“微信家长群”“飞信家长群”“宣传栏”等方式共同交流教育体会,增强家园同步教育的有效性。

重视家庭中长辈、父母和亲戚朋友的生日,让孩子参与到庆祝生日的宴会中来,给亲人送祝福;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如八月十五、重阳节、三八妇女节等,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等教育;利用家庭中朋友聚会、走亲串友等活动对孩子进行礼貌待人、文明举止、合作、分享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品德行为。

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起到很好的移情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四)综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家乡的文化等,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让幼儿从小融入社区这个大环境中,可以使他们充分亲身体验到爱与奉献的快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总之,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当今社会是一个和諧发展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家园携手让幼儿学会爱、懂得爱、付出爱。

猜你喜欢
移情家园家长
梦中家园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家长错了
温馨家园
家长请吃药Ⅱ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学
“无忧家园”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