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班级管理之点滴思考

2019-10-15 09:49刘俊超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管理工作新课程

刘俊超

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重任在于教育,随着时代与教育的发展,学校新的理念与新的目标、教育的期望与社会的期待,无不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老班主任,还是新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做好七年级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意识到当今的。这是做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为谁服务,为孩子们服务。我们开店办教育,孩子们进店受教育,顾客点了一份葱油肉饼,我们给他送去一个窝窝头,人家要一锅羊肉,我们给他一碗稀粥,人家能满意吗?如果经常这样,我们的店还能开吗?因此,只有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效果。那么,孩子们究竟最渴望什么样的教育呢?

一、渴望“自己有用”

在孩子们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为集体服务,帮助同学和老师,孩子们能够在伙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觉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种价值感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快乐源泉,也是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最宝贵的收获。

二、渴望“老师有情”

根据调查,近半数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欢幽默快乐、亲切平和、善解人意、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关注每个学生、能够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交流的老师。七年级孩子正处在情感认知的成长阶段,对他们来说,讲情感比讲道理更有用。

三、渴望“当家做主”

根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孩子表示:他们喜欢能够启发自己思考的互动式课堂,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实践,有分享和提问的机会。调查结果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心声,他们渴望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渴望实践活动

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抵触课外时间去学习额外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希望与父母和朋友到处旅行,开拓眼界;希望多看自己喜欢的书和资料,拓展知识面;他们想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五、渴望肯定尊重

根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孩子表示“遇到困难时,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孩子表示“虽然我达不到预期目标,但也请对我的付出和进步给予肯定”。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孩子表示 “希望老师尊重自己,倾听自己的想法,凡事会与学生商量”。

当我们明确了孩子们的需求的时候,是否会对自己有新的定位?是否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是否会采用新的工作方法?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什么不呢?

初中七年级,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将为孩子们发展健康身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基。因此,班主任应有重点地深入思考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一是狠抓良好习惯养成。

好习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关于“习惯”的文章极为丰富,此处不拾人牙慧。

从一例说起,学校开学前的“和雅操”训练,学生们休息的时候,在草坪上玩耍的不少,草坪上、活动场地旁空的矿泉水瓶七零八落,另外还有其它生活垃圾。训练结束后,指导老师护送他们离开学校,一路上踩踏草坪的接近五十人。难道说老师们没有教育吗?不,他们其实已经强调了多次。

思考一: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对于班级风貌、班级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考二:班主任应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考三:班主任应深入探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思考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其反复性,班主任应坚持抓、反复抓、天天抓、长期抓。

二是深入践行新课程改革。

有这样一种思想:有老师总觉得课改流于形式,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就能说明一切,他们不认为课改与学生考试成绩有必然联系。这显然是认识上的问题。

我们以事实说话,富顺县互助中学从开始课改,到推进课改,到课改有了一定的成效已经好些年了,县内、市内、省内好些学校来此观摩学习。这些年来,互助中学升重高率始终在全县农村学校名列前茅。2018年,互助中学177人参加中考,升重高72人(升重高率40.68%),在全县前800名中有20人以上的农村学校只有两所,互助中学就是其中之一。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也一直在课改的道路上昂首前行,他们的大多数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都受到初中老师的喜欢。

这难道不能证明新课程改革与学生考试成绩存在必然联系吗?

思考一: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在学生对课堂的渴望之中,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班主任应把课堂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首要之务。

思考二:班主任应全面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切实践行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课堂模式。

思考三:班主任应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有效方法,深入探究小组学习的有效形式,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思考四:高效课堂和小组建设是一个建立、实践、矫正、完善的系统化过程,班主任应乐于接受、敢于实践,坚定信念。

三是充分发挥各类主题教育的作用。

各类主题教育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书本知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考一:班主任应重视各类主题教育,让主题教育课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

思考二:班主任应设计每一阶段的系统的德育课程或主题教育课程。

思考三:班主任应充分调研班级情况、学生情况,根据班级实际开展有声有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思考四:主题教育应避免简单说教,应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形式多样。

四是坚持学习。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期望、教育的更新、学校的建设、学生的需要、教师自我价值的更高实现,无不决定了班主任不可固步自封,自我满足。

思考一:无论是老班主任,还是新班主任,务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思考二: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

思考三:班主任应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改变,在改变中进步。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因此,奠基的七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班级管理的更高要求,班主任们一定会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夯筑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管理工作新课程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