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

2019-10-15 09:49赖辑标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性地启发性少教多学

赖辑标

“少教多学”是针对教与学时间或内容的量多少提出的,也是高效课堂中对老师教学提出的要求。“少教”指的是教师精讲,但也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针对性、创造性、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但也不是机械地练习和知识数量的增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理解地、深度地学。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就能使教与学都达到一种轻松愉悦、质优高效的最佳教学状态,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少教多学”。

一、创造性地“少教”,激发积极“多学”

创造性地“教”,就是教师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即集中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帮助、激发、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学”,就是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探究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这体现在学生的群学和展示环节中。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多学”,教师就要创造性地“少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给学生开发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还要创建合适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多学”。

二、针对性地“少教”,促进理解“多学”

针对性地“教”,就是教师不要笼统全面地教,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理解“学”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师针对性引导下,对新经验和新知识建构新的理解。

每个小学生都有很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要求,针对性“少教”就是基于学生的这种要求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在学生展示环节中给学生以及时的点拨和帮助是针对性“少教”的本质,提供更具弹性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是理解“多学”的核心。

针对性地“少教”就是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时调整与选择,让教的工作与学的活动构成有机教学关系。体现在针对性地教好重难点,教好规律方法,讲清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只要教到点子上,教的少了,学生学的多了,就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性“少教”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生想不到的东西,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智慧价值,不讲学生已会的和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从而避免了教师花很多的时间教,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理解地“多学”就是让学生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理解地“多学”是一种有效学习,也是有意义学习,它的本质是理解的探索和发展数学中的本质,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学生获得了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获得意义的拓展和价值的生成。

三、启发性地“少教”,达到深度“多学”

启发性地“教”,就是教师不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少做灌输式的“教”,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达到深度“学”就是学生在理解学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方法中进行联系、迁移,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无一不在强调启发性“少教”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打开学生们的思路,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智慧和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

达到深度“多学”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较高要求。教师只有深度钻研、深度反思,启发性地教,才能促成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最终达到深度学的最佳状态。

四、发展性地“少教”,实现深度“多学”

发展性地“教”,即教师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把学生的智力、情感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实现深度“学”是从学生的角度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即让学生的学习不是浮于浅表的、机械模仿的,而是真正能落到实处,触及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展性地“少教”是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只有教师发展性地“少教”,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才会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实现深度学,在深度“多学”中不断建构自己的数学体系,在深度“多学”中体会思考的乐趣。

如果说达到深度“多学”是学生逐步走向深层次学习,那么实现深度“多学”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对数学知识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数学常态课堂有深度,学生的个体思维才能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学生的思维有深度,数学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思维,提升智慧的大舞台。

总而言之,“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是新课改下重要举措,更是现代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密切相关。过去,教师是告诉学生知识,现在则是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就是说,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即教师应当营造民主、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得到指导和帮助。“少教多学”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通过教师的“少教”实现学生的“多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也就真正煥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地启发性少教多学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用树叶说故事
Children and media
老师不再贬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