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朝鲜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19-10-15 09:49金香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朝鲜族解题知识点

金香花

延边地区凭借着其便利的地理位置与民族特点,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朝鲜族越来越多,造成朝鲜族的家庭结构及其稳定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朝鲜族高中的生源越来越严峻,朝鲜族高中理科生的数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重文轻理,以我校二年级为例文科班和理科班学生数比为4:1。在大部分学生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以公式记忆为主、相当枯燥的学科,导致学生接触高中数学时就感觉到厌烦,不会将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上,数学成绩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的方法,转变学生对于数学的传统观念,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浅谈如何提高朝鲜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能够使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变化,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照着自己的思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很难一直保持精神的集中,导致注意力分散,慢慢的就会觉得数学学习相当枯燥,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丧失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成绩很难在本质上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的,需要慢慢地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影响,使得学生改变数学学习的观念,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当学生在学習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时,就可以将这些故事拿出来和学生分享,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再一次的集中到课堂中,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铅笔,两个图钉,定长的线来画图,通过画图过程揭示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

另外,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图形性质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相关图形进行观察,对图形的性质一目了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能慢慢得到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二、理论知识形象化

高中数学知识是新、旧知识的结合,其各个知识点都是互相联系的,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即要不断发展的。学习是一件比较注重全面的事情,通常情况下,直观、形象、具体的知识是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但是数学的知识恰恰与其相反,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符号化、概括化、抽象化,这就让学生很难弄清公式、定理所表达出来的数学含义,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将数学知识由符号化、规范化、概括化转化为自己能清楚理解的形式,这样就对学习很有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将得到发展。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理科类学科,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以及头脑反应能力要强,学生也只有在掌握了多种解题方法后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个详细的了解。如数学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经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就会得到完整的数学概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应用。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点千变万化,往往一个题目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解法,但是教师不可能把每个解答的方法告诉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索,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知识点进行拓展,会涉及到其他知识点,这实质上就是对知识点的第二次巩固和理解,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进行问题的解答。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中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

五、教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中的“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2.学习模式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3.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

4.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5.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6.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需要重视的关键点。提升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也能让教师更加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猜你喜欢
朝鲜族解题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KORE A TOWN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知识点自测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