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习态度的转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9-10-15 09:49刘海芸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长方形核心

刘海芸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词;也是当下课改的一个核心概念。专家、学者们已对这一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并且进行了阐释。我认为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界定与阐释在基础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不过,比对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更重要的是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态度以及探讨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对应的主体是“教育”,其内涵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的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素养”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其内涵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总之,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知識、能力与态度等多层面,是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的集合,是要求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面对这一重大转向,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上着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带着问题开启新课,引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

爱恩斯坦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中如果能让学生带上满口袋问题走进来,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回答转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猜测、思考、尝试、碰撞交流中去体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性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课,我首先出示一张PPT:内容只是几个一位数。问:“小朋友,看着这些数字,你觉得我们这节课会学习那些内容?”这时,学生可热了:“老师,我们是学习计算吗?”“老师,我们是学习读数、写数吗?”“不对、不对、计算和读写数都学过啦,应该是应用。”“可能有更有趣的东西呢?会不会是学习把这些数组成新的朋友。”“如果是组成新的数字,会有那些呢?”……这时,课堂氛围多么活跃,学生眼中是满满的求知欲望。这样常常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生求知欲望极强,从而改变学习态度,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学习。“给孩子一个启发,学生就可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就是创建好学习能量场,把学生置于适切的问题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这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从“教”“学”分离到“教在学中”,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生活经验的态度

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关注核心素养的今天,强调教与学统一,用“教在学中”确定教与学的关系,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上《年、月、日》一课时,我首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想一想,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学生思考后回答:“一年有12个月,小月30天,大月31天,一天有24小时。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地球转一圈就是一日”“每4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几乎不用作任何提示,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完成的,在学生各种问答中相互学习获得的。凡是学生已懂的东西,不讲不教。这样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尝试验证,从而获得新知。这能激发学生主动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情感素养。

三、合理设计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态度

爱因斯坦:应当始终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提问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课的标准是能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问倒了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使学生学与教师教有效的统一起来的主动提问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旨在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设计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并因此愿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体现。可以从以下三步进行进行尝试:第一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第二步,合作交流,分析问题; 第三步,看书质疑,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就用上了这三步:

(一)自主探究(动手摆一摆),提出问题

探究:用6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拼不同的长方形。

问题:⑴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⑵你能用哪几种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吗?

(二)合作交流(动口说一说),分析问题

分析比较:  ⑴一个一个地数,即1+1+1+1+1+1=6(平方分米) ⑵一排一排地数,即3+3=6(平方分米) ⑶一排有3个,共有2排,即3×2=6(平方分米)

抽象概括:3×2=6(平方分米)3分米×2分米=6平方分米;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同理:6×1=6(平方分米)6分米×1分米=6平方分米

归纳整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看书质疑(动笔划一划),解决问题

⑴长方形长和宽的单位不相同,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怎么办?

⑵长方形长和宽的数量没有直接告诉,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怎么办?

这样的课堂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素质的提升必是素养的呈现。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事情,小学教育更是根基,作为教育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态度就是好的根基,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长方形核心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小长方形找朋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巧替换,妙解答
寻找图形中的比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