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9-10-15 09:49李兰青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容积大胆创新能力

李兰青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人才,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摆在社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就是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性人才。然而,教师教法的创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前提。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为学服务,在教法设计上彻底改变那种“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做法,因文而异,创造性地活用丰富多样的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我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

二、采用与培养创新意识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多种学习方式:讨论性学习方式、实践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方式。根据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设计深度和难度适当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这是讨论性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运用,从而对数学学科加深感悟和体会,这是实践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大胆质疑,发现教材或教师讲解中的错误,并且说明自己的见解,提出更正的意见,或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这是探究性学方式;树立学生“我能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扯起自主学习的风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是自主性学习方式。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学习方式,一节课上,可能几种学习方式相继运用,也可能是交叉运用。

三、鼓励质疑问难,提倡大胆争议

创新来自于问题和质疑,质疑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课堂教学要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创设发问环境,引导学生多思善问,而且要对学生的发问及时强化。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也应一样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闪光点,然后,让学生探讨、辩论,集思广益,最后,归纳提炼出令人诚服的结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多思善问的积极性,也撞出了学生的智慧之火。总之,对于學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恒心、一丝不苟等闪光点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对同学和老师发言,大胆地质疑创新。

四、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重要方面,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

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六、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特别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将一块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木板锯成直径为2分米的圆形板,可以锯几块?”墨守成规的学生用正方形面积除以圆形面积,算出可以锯5块,脑子灵活的学生考虑到实际,摆圆片试验知可以锯4块。又如:测量计算酒瓶的容积,一般学生认为酒瓶上半部既不是圆柱形又不是圆锥形,感到无法计算,而动脑筋的学生想到:先在瓶内装大半瓶水,算出有水的这部分圆柱体的容积,然后把瓶竖倒过来,算出上面空的这部分圆柱体的容积,这两部分的容积之和就是这个酒瓶的容积,别出心裁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把握自主体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根本,以自主探索为依据,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培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容积大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挖一个圆锥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巧求容积
大胆与胆大
爷爷的输液瓶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