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10-15 09:49陈玉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陈玉玲

一、理论意义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寫作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的重点乃作文教学,作文内容即生活内容,切断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不只是阻截了作文之源,更失去了学生创作的根基,习作之“源”就会枯竭;若我们不善于积累、内化语言,文本的资源价值就会不断地流失。选编为课本的文章蕴含着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情感因素渗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文章结构典型、语言规范优美,在遣词造句上起到范例的作用,若深入品读与自我比较,就会领悟到语言的艺术和习作的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品味。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而情到笔端不得不发,把内心体验通过作文外化,让学生自身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久而久之,借助文笔抒发感情就会成为学生的优先选择和习惯了。让言语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

二、思路、视角

小学作文,是培养儿童作文兴趣的关键期,我们要设法培养。 为此,我们以创新为先导,与教材并行,与生活同步为主,引入创新式作文教学,能很好地解决作文“教什么”和“写怎么”的问题,符合新课标精神。我们试着通过实践研究,以“创新式作文”的相关理念为指导,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方法、途径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作文情况,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整理资料,在开展对课程资源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进行创新培养的行动实践。在研究过程中,一是立足文本,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提炼习作要素,淡化作文难度。让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其写作艺术,使每一堂课都是作文的引领。通过文本讲解,循序渐进,使习作水到渠成。二是抓住契机,创新写作方式模式,抒发儿童童情。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契机往往在计划外产生。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更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此时引导学生抒发情趣,即兴练笔为最佳。三是联袂任课老师,创新写作素材,有目的写作。让作文融进其它学科中,从学校的各科教学中,从与任课教师的联合中,寻找、挖掘有效的因素,丰富学生的体验。

四、创新程度

在对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达到以下创新程度:

1.拓宽训练时空

这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2.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这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3.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

目前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

五、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展现个人的独特魅力。针对小学作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针对他们活泼爱动的特点,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为出路,能够让同学们体会到写作过程中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依据笔者这几年的实践经验,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调动他们的创新热情。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到写作,对写作文有惧怕心理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创造性,才不会觉得写作是他们的一种负担。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所采用的思维模式都是定势的,是固定模式的,有一定的角度的,也就是常说的思维定势。只是一味的采用一中模式进行写作,每次都是一个思维角度。这种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它的模式是固定的,这样就拘泥于一定的思维角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面对以上这种情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必须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作文中去,发散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写作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命题,自己选材,自主立意,规划整篇文章的布局,来构思整篇作文。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写作中,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自由大胆的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创作出富有自己个性的文章。

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生活,融入生活,亲近生活,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深刻的感悟,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的细节,在作文中才能描述的比较生动逼真,富有新意。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对小学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实现也是势在必得的。那么,我们作为小学作文老师,要时常鼓励学生,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依据自己的特点,创作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让同学们在作文时有创新的意识,这样不仅能够写出新颖的文章,而且还可以彰显他们的个性,突出他们的特色,提高他们的创新素养,从而挖掘出他们的创作灵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猜你喜欢
习作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习作展示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