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2019-10-15 09:49田秀勇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道德德育

田秀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又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指南》的实施途径和要求中第一点就强调了课程育人,要求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广大教师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如何解决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更是思想意识的问题。

一、以德立身身正为范

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塑造灵魂、培育未来的神圣使命。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老师就是灯塔、是丰碑、是旗帜,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加里宁也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本身的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引领与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是以德立身的楷模与典范,每天面对成长中的学生,教师的道德操守是他们最容易效仿、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计付出,不求回报。以严格的自律,无私的奉献,勤奋的工作,坚守道德情操,施以道德引领。

二、研读教材挖掘德育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音乐教学是以音乐为主体,智育为主线,德育为灵魂,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美感巧妙融汇在一起,启迪学生心灵,利用音乐的优势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其实在教学用书每一单元的编写意图里编者都比较明确的交待了这一单元所涉猎的德育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背后都隐含着不同的德育因素,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关注到这样的点,掌控好课堂的面,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 而是把灯点亮。许多革命前辈由于在课堂上学习了鲁迅、巴金的作品,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陈景润也正是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的哥德巴赫猜想,才产生了摘取皇冠上明珠的强烈愿望。多少人正是通过具体学科的学习,吸取了丰富的德育营养,才树立了崇高的理想,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不难看出学科教学中德育因素對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堂主阵地,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把握教学的精髓,挖掘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就如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所说: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我把这些都归结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育人过程中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

1.摆正位置

首先想到哲学三大问题中的“我是谁”,一个人只有知道你是谁,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了位置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和很多教育同仁一样,除了自己的学科教学,我也兼任学校的管理工作,每个称谓都有它特定的意义,涵盖着不同的责任与使命。但无论身兼几职,我们都应把自己的音乐教学和管理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然重要,前提是要保证课时,一个不能保证课时、不能认真上课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也不可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2.仁爱之心

仁爱即仁义与慈爱,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仁爱之心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体现。面对遗传不同基因,接受不同家庭教育,受到不同环境熏染,性格迥异、千差万别的孩子们,我们唯有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成就学生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仁爱之心就是要把每个学生都视如己出,无论他是怎样的顽劣、不可理喻,你都不忍心、也不甘心抛弃他、放弃他,我在课堂上最常采用的提问方式就是随机提问,每带一拨学生我最先和他们说的就是,“在我的课堂上我不想抛弃、放弃任何一个人,希望你们配合。”

有仁爱之心就是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问他的出身,不论他的门第,只因他是你的学生,你与他有这段师生情缘,让所有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关注与在意,让他在集体中有存在感。

3.甘于奉献

有位教育家说过:“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平凡,意味着付出。”由学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所决定,凡是大型活动都少不了我们音乐教师的身影,而且不论是否你的专业强项,甚至是否你的专业范畴,都需要你克服一切困难高质量完成。一个独特的创意就不知要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辛苦的排练不知要喊破多少次嗓子……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不计付出,不求回报。

所有的敬业奉献、关爱帮助都在积攒我们的师能,积淀我们的魅力。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必定是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在这样老师的引领带动下,学生不仅接受你传播的知识,还接受你传递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这里也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育人是学科教学与生俱有的价值取向,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身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在新时代大潮的涌动下,勇立潮头,不畏困难,让德育之花在这里绽放,让教育梦想在这里起航!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道德德育
用爱之心把下乡支教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