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胃肠穿孔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10-16 06:43杜方圆鞍山金普医院辽宁鞍山114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诊断率外伤性穿孔

杜方圆 鞍山金普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34)

内容提要: 目的:对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88例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检测方式(观察组)及X射线检查方式(对照组)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定位诊断率以及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定位诊断率为82.95%(73/88),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75例,检出率为85.22%,检出腹腔包块44例,检出率为50.00%,检出腹腔积液57例,检出率为64.77%;对照组定位诊断无法实施,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61例,检出率为69.32%,检出腹腔积液41例,检出率为46.59%,检出腹腔包块29例,检出率为32.95%。采用超声检测的观察组患者定位诊断率高于采用X射线检查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对外伤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检测,具有定位诊断确切,检出率高的优点。

外伤性胃穿孔是指有外来暴力(刀刺伤、坠落伤以及碰撞挤压伤等)引起的创伤,一般较为严重,若不及时医治,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和严重的腹腔内感染[1]。为了提高外伤性胃肠穿孔的定位效果及检出率,本院对超声检测及X射线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证明,超声诊断可获得较好的定位及检出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88例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纳入研究对象,88例患者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23~65岁,平均(54.28±9.16)岁;疾病症状: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刀割状疼痛、灼烧状疼痛并伴有腹胀及出汗症状,患者表情痛苦。导致患者胃穿孔原因:车祸意外伤41例,高处坠落伤16例,刀刺伤13例,棍棒等钝器伤18例。

1.2 方法

分别采用超声检测方式(观察组)及X射线检查方式(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诊断。利用超声诊断的高分辨率进行疾病定位。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胃肠道情况探测,并采用凸阵探头进行腹腔检测,以确定穿孔部位。在行凸阵探头对腹腔进行检测时,应合理调整探头频率,使其在3.5~10.0MHz,临床普遍调整频段为3.5~5.0MHz[2]。且超声检查应安排在患者行X射线造影检测前展开,以防止造影剂的影响而使胃肠道超声检查结果受到影响,出现误诊情况[3]。同时,在实施临床检测时,应根据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的临床疾病表现特征进行合理的体位选择,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4]。在对患者行腹部检查时,应明确掌握患者的腹腔位置、脾脏间隙位置及肝脏位置等是否有气体以及包块等情况表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88例患者不同检查方式的定位诊断率及检出率比较(n/%)

2.结果

88例外伤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及X射线检查辅助诊断,两种检查方式的定位诊断率及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定位诊断率为82.95%(73/88),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75例,检出率为85.22%,检出腹腔包块44例,检出率为50.00%,检出腹腔积液57例,检出率为64.77%;对照组定位诊断无法实施,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61例,检出率为69.32%,检出腹腔积液41例,检出率为46.59%,检出腹腔包块29例,检出率为32.95%。观察组患者定位诊断率及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外伤性胃肠道穿孔较常见,属严重急腹症,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疾病变化迅速,需及时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以防并发症发生而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4]。经临床观察发现,胃肠穿孔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位置及胃小弯位置[5]。患者出现胃肠穿孔后,会产生酸性胃内容物流入腹腔现象,进而引起患者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症状,疼痛特点如刀割般程度,疼痛面积逐渐蔓延至全腹部,同时,患者的腹式呼吸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全腹出现压痛情况,尤其以穿孔位置压痛感最为强烈。在行听诊检查时,患者的肠鸣音较弱直至消失。行影像学检查时,患者的腹部有游离气体的影像情况出现,同时有腹腔包块及出现了腹腔积液的情况出现[6]。由于胃肠道为空腔脏器,常会因有气体游离因素的影响而使超声检查时无法获取清晰声像图,所以,临床在行胃肠道检查时常采用胃镜检查及X射线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检测及诊断。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胃肠声学造影术与超声内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观察到患者胃肠壁的层次结构表现,准确诊断胃肠道疾病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患者出现误诊及并发症的可能,同时,对外伤性胃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可有效弥补胃镜及X射线检查的局限性,对腹腔内的器官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病变位置及程度,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定位诊断率为82.95%(73/88),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75例,检出率为85.22%,检出腹腔包块44例,检出率为50.00%,检出腹腔积液57例,检出率为64.77%;对照组定位诊断无法实施,检出外伤性胃肠穿孔61例,检出率为69.32%,检出腹腔积液41例,检出率为46.59%,检出腹腔包块29例,检出率为32.95%。采用超声检测的观察组患者定位诊断率高于采用X射线检查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以说明对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检测,可提高外伤性胃肠穿孔患者定位诊断率,提高患者腹部的透视效果,提高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诊断率外伤性穿孔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