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评价

2019-10-16 06:43杨妍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植入术

杨妍 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1月~2018年9月本院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与对照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各36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恶性快速心率失常发生率、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发热率与抗生素使用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焦虑评分低,恶性快速心率失常率与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两组发热率与抗生素使用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期间能缩短其手术与住院时间,避免患者发生恶性快速心率失常,减少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改善其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避免发生感染,安全性高。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临床常见的心脏介入性操作是永久心脏起搏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极易发生负性情绪,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有学者证实,对该疾病患者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具有安全性高或操作简便等优势,避免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或心动过缓等情况,因此临床被广泛应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积极重要意义[1]。为分析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5年1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72例,研究组(n=36):男21例,女15例,年龄62~87岁,平均(72.53±6.04)岁;对照组(n=36):男24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72.28±6.13)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实时监测其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选择股静脉、右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作为临时起搏入路,尽量采取经股静脉途径,待临时起搏稳定,利用X射线片对患者搏电极导管尖端位置加以观察,术后给予其皮下注射适量低分子肝素(批准文号:H20080449,生产企业:Vetter Pharma-Fertigung GmbH),药物剂量是3000U,直到置入永久起搏器前1d[2]。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临床指标:测定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评分(参考焦虑自评量表[3])与生活能力评分(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4]),指标改善度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

测定两组恶性快速心率失常、异丙肾上腺素使用、发热与抗生素使用所占比例,各指标改善程度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5]。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数据(临床指标)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恶性快速心率失常率、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发热率与抗生素使用率)采用χ2检验,以±s表示数据分布趋势,P<0.05,具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n=36,±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n=36,±s)

组别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 焦虑评分(分) 生活能力评分(分)研究组 62.04±18.61 7.34±1.52 23.14±4.27 64.35±11.28对照组 79.86±23.45 8.09±1.65 29.25±3.16 56.14±10.19 t 3.5714 2.0058 6.9012 3.2405 P 0.0006 0.0487 0.0000 0.0018

表2. 两组其他指标对比(n=36,n/%)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焦虑评分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其他指标

研究组较对照组恶性快速心率失常率与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低,P<0.05;两组发热率与抗生素使用率无差异,P>0.05,见表2。

3.结论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临床治疗心脏介入性操作患者往往采取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其具有安全性与时效性,但受药物副作用、自身病变因素或起搏电极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极易发生致命性心率失常,同时手术期间需采取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其易发生心室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或心动过速等症状,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有研究报道,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能有效改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具有操作简便或安全性高等优势,改善心跳骤停或心动过缓等症状,同时给予患者适量低分子肝素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便于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6]。其主要机制是内动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抑制作用,对血小板聚集与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并不产生影响,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是3h,给予患者皮下注射措施能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经肝脏代谢尿液排出,延长患者半衰期,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李滨等[7]研究中明确指出,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能有效改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术后给予其适量的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异丙肾上腺素药物使用量能避免其发生心动过缓或心跳骤停等情况,同时术后给予患者适量的低分子肝素能起到预防恶性快速心率失常症状,显著提高其对手术流程的耐受度,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性保障,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发热等情况,密切观察其各生命体征给予对症的治疗措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缓解患者的家庭负担,具有较高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焦虑评分低,恶性快速心率失常率与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两组发热率与抗生素使用率无差异,P>0.05。由此可证: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期间能缩短其手术与住院时间,避免患者发生恶性快速心率失常,减少异丙肾上腺素使用率,改善其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避免发生感染,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植入术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心跳可“发电”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