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2019-10-16 06:43乔煜严泓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牙科诊所牙列种植体

乔煜 严泓清

1 渭滨小乔牙科诊所 (陕西 宝鸡 721001)

2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陕西 宝鸡 721001)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资料选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小乔牙科诊所接受诊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观察组(30例,予以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以种植牙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统计,观察组优良率93.33%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的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3.33%比对照组26.67%少,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采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效果好。

牙列缺损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既影响患者的美观性、咀嚼功能,又影响患者口腔系统的健康水平。口腔医学中常用种植牙修复术治疗该病症,但由于部分患者伴有牙槽骨缺损等症状,种植效果欠佳[1,2]。为探究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本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小乔牙科诊所接受诊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予以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以期为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选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小乔牙科诊所接受诊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6:24,年龄30~54岁,平均(41.32±2.5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5:25,年龄31~55岁,平均(40.51±2.1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经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在手术前接受CT相关检查,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患者的牙槽密度、骨缺损具体情况以及缺牙区高度等,进而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和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照组予以种植牙修复术治疗:将患牙拔除后清除掉拔牙创内炎性物质,将种植体植入,若存在牙槽骨的骨缺损骨量不如意的情况,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骨增量等方面的治疗。观察组予以正畸联合种植治疗:以患者的缺牙间隙作为参考依据,针对需要植入的种植体的数量予以估算,种植牙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直至伤口得到愈合之后,将直丝弓矫正器进行佩戴,排齐并促使上下牙列整平,依据患者的依据情况调整咬合关系,待正畸治疗结束后在种植体上部安装永久修复体以修复缺失牙。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可以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差:牙齿功能恢复不佳,修复体形态不符,正畸牙的稳定性较差等;良:牙齿功能基本恢复,修复体形态和大小基本匹配,正畸牙存在松动情况;优:牙齿功能恢复佳,修复体形态和大小匹配,正畸牙的稳定;临床总有效率为优秀率和良好率的总和[3]。并发症:两组患者均予以1年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末次随访时的软垢指数情况,以0~3分计算,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附着丧失指数[4]。并发症:牙龈红肿、固位力降低、牙槽压痛、内关松脱等。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χ2=4.3200,P<0.05),见表1。

2.2 两组软垢和附着丧失指数

观察组随访期间的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牙龈红肿1例,对照组发生牙龈红肿3例,固位力降低2例,牙槽压痛2例,内关松脱1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3.33%,26.67%,χ2=4.7059,P<0.05)。

3.讨论

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疾病、龋齿疾病等,该病症一方面会对患者的面部美观程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会对患者的相邻缺牙间隙的咬合、移位等关系造成影响,进而造成不良咀嚼情况的存在[5]。研究针对本院诊治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予以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对照组予以种植牙修复术治疗。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n=30,n/%)

表2. 两组软垢和附着丧失指数 (n=30,±s,分)

表2. 两组软垢和附着丧失指数 (n=30,±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软垢指数 附着丧失指数观察组 0.11±0.01 5.61±0.98对照组 0.63±0.09 6.54±1.21 t 31.4526 3.2714 P<0.05 <0.05

本研究可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两项结果,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0.00%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表明针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患者,采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可以提高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治疗牙周疾病、龋齿的主要方法是义齿种植修复,但受到咬合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取种植体修复治疗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多采取首先接受正畸治疗的方式,进而为种植体植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应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牙列错合畸形予以纠正,较为合理地将错位牙的位置予以调整,进而建立起较好的咬合关系,保障患者种植修复的效果[7,8]。口腔医学中常用种植牙修复术治疗该病症,但由于部分患者伴有牙槽骨缺损等症状,种植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随访期间的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3.33%比对照组26.67%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采用联合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牙科诊所牙列种植体
迟 到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SG牙科诊所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迟到半小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